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市平房區:風暖備耕忙增收動力足
2023-04-11 10:22:01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春耕備耕是全年農業生産的“首戰”,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礎。日前,記者在哈爾濱市平房區農村走訪時了解到,該區在做好種子、化肥、農藥採購以及農機具檢修等備春耕工作的同時,圍繞種植業結構調整擴種新品種、上馬新項目,搶前抓早謀劃豐收好“錢”景。

  規模經營 “龍頭”領路調結構

  4月4日上午,在平房區平勝街道高潮村韓四家子屯的農田裏,一輛大馬力拖拉機牽引著液壓折疊耙正在作業,耙過的土地像剛剛梳理過的秀髮,黑亮、柔軟、平整。

哈爾濱市平房區:風暖備耕忙增收動力足

  耙地

  “這裡是合作社代耕的土地。”平房區偉新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賀介紹,合作社有大型現代化農機具十余臺套,代耕的土地面積佔平房區總種植面積的70%左右。目前,耙地作業已全部完成,預計用一週的時間全面完成起壟作業達到待耕狀態,為4月末大田播種打好基礎。

哈爾濱市平房區:風暖備耕忙增收動力足

  化肥、種子準備充足

  據介紹,該合作社還從農民手中流轉了2000畝耕地,計劃種植鮮食糯玉米、白菜、土豆、大田玉米等農作物,同時探索採取訂單種植銷售方式簽訂了60畝朝天椒種植項目。李賀説,今年的春耕生産物資和農機具已經全部準備完畢,結合天氣和農時及時搶播搶種,同時要科學謀劃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加大科技種田的投入,爭取秋天取得更好的收益。

  作為工業重鎮的平房區,有耕地3.1萬畝。通過土地流轉,80%以上的耕地集中在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手中,規模化經營成為該區農業生産主要特點。正因如此,該區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之都特色區”,確定突出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品質農業頂層設計,各合作社和種植大戶迅速行動,調整種植結構,上馬新的農産品加工項目,成為該區備春耕時節一道新的風景。

  帶地入社 富了集體鼓了村民腰包

  平房區平房鎮工農村有耕地6000.78畝,90%以上已流轉到由村集體牽頭成立的工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

  “村民帶地入社,每年保底分紅。”工農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工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溫永勝介紹,2020年,該村以村民耕地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實現規模化經營,村民可以到合作社工作,也可以外出打工。2021年末,合作社在給付農民每畝地700元保底收入的基礎上,每畝地還分紅160元。

  “除了這兩項收入外,村民一年打工還可賺四五萬元。”溫永勝説,要想讓村民的腰包更鼓,就要把集體經濟做大做強。

  2022年,工農村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與專業協會合作種植了1000畝富硒白菜,秋收時節,富硒白菜銷量好、收益高。當年結算,最明顯的變化是村民的每畝分紅增加到300元。

  記者跟隨溫永勝看到了在倉庫裏堆積如小山般的種子和化肥,在場院裏檢修一新的農機具,在農田裏轟鳴作業的拖拉機。

  其實,工農村的備春耕不只如此:今年要種植3000畝鮮食糯玉米,“萬糯鮮”品牌已註冊完成;今年要拿出1000畝地試驗鮮食糯玉米和富硒白菜兩茬輪作,3台秧苗移栽機已採購到位;67棟棚室蔬菜10天前就完成種植,預計4月下旬頭茬菜上市;兩棟棚室花卉正在移栽苗,市區內的景觀工程在積極對接中。

哈爾濱市平房區:風暖備耕忙增收動力足

  棚室蔬菜長勢良好

  這是一個緊鑼密鼓、準備充分的春天,對工農村村民來説,可以預見的是,今秋分紅每畝將增加到500~600元。

  以質取勝 上馬新項目培育新優勢

  哈爾濱興尚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平房區平房鎮曙光村的龍頭企業,主要種植鮮食糯玉米,從2020年成立以來,收入連年翻番,預計今年産值將達1億元。

  在該公司生産車間記者看到,一堆已塑封完的鮮食糯玉米棒正在打包裝箱,完成後即被送到停在車間門口的大貨車裏,快馬加鞭運送到全國各地。

  “公司産品主打品牌是‘綠牧山’和‘綠品滋’,‘綠牧山’是從企業成立以來就主推的,目前品牌價值近80萬元。”哈爾濱興尚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理事長何永宜介紹,該公司的鮮食玉米口感好、品質佳,通過電商銷售非常火爆。“看,快手平臺裏,很多主播銷售的玉米都是我們公司的。”何永宜開心地向記者展示。

  産品銷售形勢一路看漲,哈爾濱興尚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鮮食糯玉米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今年將達到1萬畝,其中3000畝在平房區。

  “種子、化肥等均已採購完成,我們還新購進了一台6行免耕氣吸式播種機,以提高播種效率,新購近了7台包裝機,提高包裝能力。”何永宜告訴記者,今年是該公司大手筆投入的一年,預計全年總投入達5000萬元,這其中包括新上滴灌設備、新打8口水井、新建設一個酸菜廠。

哈爾濱市平房區:風暖備耕忙增收動力足

  移栽花苗

  一年之計在於春,根據全年發展規劃,哈爾濱興尚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各類採購工作已經完成,酸菜廠的用地申請也已上報相關部門。

  和鮮食糯玉米的發展戰略一樣,公司未來生産的酸菜也將以品質創品牌,以品牌促發展。何永宜説,今年公司還將種植紅心白菜,相信以高品質的紅心白菜為原料,再加上現代化的生産工藝,年底全新推出的酸菜産品將成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文/攝 黑龍江日報記者 薛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