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     輿情智庫
齊齊哈爾龍江縣:巧算“三筆賬” 增收底氣足
2023-04-25 10:02:10來源: 新華網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穀雨種大田。在黑龍江省龍江縣,得益於農業生産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農民算成本賬時笑容多了,算風險賬時擔憂少了,算增收賬時底氣足了,黑土地上的春耕生産如火如荼進行中。

  成本賬 土地託管省心省力

  “去年種了110畝玉米,今年要種270畝。”在龍江縣山泉鎮長勝村,村民邊軍興奮地告訴記者。

  面積翻了一倍多,底氣從哪來?邊軍給記者算起成本賬:去年把土地託管給村裏的合作社,一畝地費用330元,由合作社統種統收,不僅省心省力,而且畝産提高了100多斤,算下來一畝地掙了近400元。田裏的事兒不用操心,農忙時在合作社當農機手,又掙了大約1.7萬元。“人閒下來,家裏養的牛也多了,從14頭增加到27頭。”他説。

  龍江縣地處黑龍江省西部,耕地面積超500萬畝,以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為主,糧食年産量穩定在45億斤以上。龍江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旭介紹,龍江縣將農業生産託管作為提升農業科技水準、穩定糧食生産的重要舉措,2022年全縣全程託管服務面積104.77萬畝。規模化統一託管服務讓農民每畝平均節省費用70元、增收60元。

  今年,龍江縣大力推進規模經營,計劃推廣“大壟密植”技術90萬畝,長勝村是縣裏5個市級“大壟密植”適度規模經營典型特色示範村之一。“今年參加託管的地從5460畝增加到了1萬畝,有6000多畝用上這一技術,用良法促增産。”長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何景生説。

巧算“三筆賬” 增收底氣足

龍江縣農民正在進行春耕。新華社記者 徐凱鑫攝

  風險賬 多措並舉降風險

  農業生産很難徹底告別“靠天吃飯”,但記者在龍江縣採訪時,不少農民卻説“可能少賺但不會賠”。

  降風險的“秘訣”是啥?在龍江縣超越現代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剛向記者介紹了合作社土地託管的幾種套餐,其中一種“保産量”套餐引起了記者注意。“秋收時如果覺得産量不高,合作社按每畝1000元把地收過來,確保農民收益。”魏剛説。

  今年超越合作社託管了當地30多萬畝土地。在景星鎮景山村,記者見到幾名將土地“托”給超越合作社的村民,他們選的都是“保産量”套餐。村民王喜艷説:“前年擔心收成不好,秋收前把地按每畝1000元賣給合作社了,只賺不賠。”

  記者在龍江縣春耕生産現場看到,在一些地塊,隨著種子、底肥一起被“播”進田裏的,還有一根根滴灌管。“今年全縣重點推廣無膜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不僅節水節肥,而且增産效果明顯。”劉旭説,去年龍江縣僅有兩三萬畝地使用這項技術,今年推廣到15.5萬畝。

  長勝村今年有1200畝地使用了這項技術。“雖然成本增加了,但用這項技術的玉米長得好、增産明顯,算下來還是能增收。”何景生説。

  農業保險也為降低農民風險助力。“今年新增了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如果遇到自然災害,每畝地可賠付911元。包地加上託管費,一共也就900多塊錢的成本,虧不了。”邊軍説。

巧算“三筆賬” 增收底氣足

龍江縣農民正在進行春耕。新華社記者 徐凱鑫攝

  增收賬 種養結合鼓錢袋子

  今年春耕,魏剛的關注重點已不僅僅是種糧。“要增收還要在延長産業鏈上下功夫。”魏剛説。

  從2021年起,超越合作社開始探索種養結合發展湖羊養殖,如今已有1.4萬頭的規模。從去年起,合作社又開始探索通過養湖羊帶動農戶增收的“2315”模式,即“2個人、建300平方米的羊棚、養100隻湖羊、年掙5萬元”。

  “去年有幾戶先行探路,發現可行後,今年已經有16戶農民打算加入。”魏剛説,土地託管後,一些農戶從農忙變“農閒”,正好參與養殖業,多掙一份錢。

  如今,超越合作社正在加快佈局湖羊産業鏈。“今年合作社的1.1萬畝地種玉米,到時加工成飼料。主營湖羊産品的飯店即將營業,測試産品口味、市場銷路。”魏剛説。

  龍江縣委副書記、縣長顧玉國説,龍江縣充分發揮中糧生化、龍江元盛等一批龍頭企業的主引擎作用和聚合帶動效應,加力打造“玉米全株、現代畜牧和環保新能源”三個百億級産業集群。截至2022年末,全縣畜牧業及相關産業就業人數達到2.5萬人,畜牧業實現産值68.5億元,佔農業總産值的52%以上,畜禽養殖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方式。(新華社記者 王春雨 金地 徐凱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