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龍江:推進職業教育與産業集群集聚融合服務龍江振興發展
2023-10-20 10:47:12來源: 極光新聞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推進職業教育與産業集群集聚融合服務龍江振興發展實施方案

  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具有獨特的區位、資源、産業和科教優勢,正處於加快建設“六個龍江”、大力推進“八個振興”、建設現代化強省的關鍵時期。職業教育關乎龍江振興發展大局,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22〕65號)等文件精神,教育部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決定協同推進職業教育與産業集群集聚融合,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關於職業教育和對黑龍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品質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堅持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錨定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産業安全”戰略需求,聚焦黑龍江當好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新時代新征程使命任務,以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依託,以深化産教融合為重點,以推進職普融通為關鍵,以推動科教融匯為新方向,打造服務現代農業、裝備製造、數字經濟産業集群的職業教育集聚區,建立央地互動、區域聯動,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科研機構協同的發展機制,探索職業教育與産業集群融合發展新模式,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品質、適應性和吸引力,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提供“龍江方案”。

  (二)主要目標

  通過部省協作,到2025年,職業教育發展環境更加優化,與産業結構和佈局更加匹配,具有龍江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形成,政行企校研協同育人、協同創新的機制更加完善,多樣化成才成長通道更加順暢,向北開放新高地引領作用更加凸顯,打造一批市域産教聯合體和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建成一批高水準科教育人、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中試平臺,職業教育的品質、適應性和吸引力明顯提升,服務龍江振興發展作用顯著增強。

  二、重點任務

  (一)創新推動産教深度融合

  堅持以教促産、以産助教、産教融合、産學合作,以産業園區和産業鏈為依託,先期在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重點打造3個市域産教聯合體,在高端智慧農機裝備、航空器製造等重點領域,建設2個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取得經驗後逐步推廣。市域産教聯合體由地方政府或園區管委會牽頭,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由行業主管部門指導、産業鏈頭部企業和高校牽頭,推動政府部門、骨幹企業、職業學校、高等學校、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組建理事會,明確理事會章程、議事規程、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建立産業與人才需求的匹配平臺,推動各類主體深度參與人才培養、科技創新、技術服務,促進産業資源與教育資源深度融合,確保聯合體、共同體實體化運行。

  1.打造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産業示範區現代農業市域産教聯合體。由佳木斯市政府牽頭,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省農科院及北大荒農墾集團等單位共同組建現代農業市域産教聯合體。順應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品質農業建設需求,啟動實施卓越農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農科教結合,共建一批前沿學科專業,共同制定一批職業標準、課程標準和教學評價標準。在農業類高校設立産業導師特聘崗,按規定聘請企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等,採取兼職任教、合作研究、參與項目等方式到校工作。支持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建設智慧農業公共實踐中心,依託七星農場新建智慧育種企業公共實踐中心,滿足實踐教學、企業培訓和生産服務需求。聚焦數字農業、生物農業、智慧農業等領域,推動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建技術創新中心、品種品質測試中心、品質標準研究中心等科技平臺,開展技術服務、技術諮詢、産品測試,建好智慧農場技術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

  2.打造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齊齊哈爾片區裝備製造市域産教聯合體。由齊齊哈爾市政府牽頭,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職業學院、黑龍江省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國一重集團、中車齊車集團、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組建裝備製造市域産教聯合體。面向裝備製造業智慧化升級改造,支持龍江工程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一重卓越工程師學院、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裝備製造類企業協同創新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為企業定向培養卓越工程師、現場工程師等産業鏈急需人才,重建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依託中國一重集團組建裝備製造企業公共實踐中心,整合企業、園區的生産實踐資源,為職業學校師生提供服務。依託高端智慧裝備産教融合育人聯盟成員單位組建裝備製造類“雙師型”教師企業實踐基地,開展定制化、個性化培養培訓。支持黑龍江職業學院聯合高水準大學建設機器人及機電一體化系統集成協同創新中心,組建跨界技術研發及應用團隊,聯合開展技術創新。組建政産教融合高等研究院,全面服務國家重大裝備製造業和哈大齊工業走廊建設。

  3.打造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哈爾濱片區數字經濟市域産教聯合體。由哈爾濱高新區管委會牽頭,哈爾濱海鄰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安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等企業和學校共同組建數字經濟市域産教聯合體。出臺哈爾濱新區産教融合激勵政策。建設區域産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健全區域産業規劃和人才需求供給匹配製度,推進區域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動態調整,建設一批服務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跨境電商等産業需求的高水準專業集群。實施數字産業創新團隊建設計劃,推動普通高校、職業學校和企業組建技術創新混編團隊,開展感測器、計算機、積體電路、可穿戴設備等技術研發,服務企業技術創新、産品升級。支持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建設電子商務公共實踐中心,探索“政府+高校院所+龍頭企業”的複合型數字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共同開發一批新形態教材。依託深哈産業園建設數字科技成果孵化中心。

  4.組建高端智慧農機裝備産教融合共同體。由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黑龍江德沃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共同牽頭,佳木斯大學、黑龍江省農機研究院及農機合作社等單位共同參與,組建跨區域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圍繞農機裝備研發製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在智慧農機研發、製造、使用、維修維護等領域,校企共同開發智慧農機相關崗位職業標準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0門核心課程、10部核心教材和20個核心實踐項目,建設智慧農機虛擬倣真實訓中心。支持校企共建現場工程師學院,企業設立學徒崗位,全面開展中國特色學徒制培養。支持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建設智慧農機裝備公共實踐中心,服務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實訓,企業員工培訓、産品中試、工藝改進和技術研發,與佳木斯驥馳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共建工程技術中心,在農業裝備智慧控制、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拖拉機製造等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5.組建航空器製造産教融合共同體。由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職業學院、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牽頭,中國航發哈爾濱東安發動機有限公司、哈爾濱北方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參與,組建跨區域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針對航空器生産製造、裝配調試、操作應用、運行維護等崗位需要,共同制定專業教學標準,明確人才培養規格、升級人才培養方案,開發10部工作手冊式教材、30個核心實踐項目和10個技能培訓包。支持哈爾濱工業大學結合重大工程項目和重點研發平臺,在航空器設計、機械製造、新材料等領域進行技術創新研究與實踐,培養一批航空器製造領域領軍人才。依託職業學校開展委託培養和訂單培養,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工種、多區域的在崗培訓。

  (二)深入推動科教集聚融匯

  服務現代農業和裝備製造産業集群發展,統籌區域職業教育資源、科技資源和重點産業資源,推動科教協同育人、聚力融匯創新,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支撐作用。

  1.推動科教融合育人。鼓勵東北農業大學在生物育種、數字農業、智慧農機等領域推動學科專業複合交叉融合,結合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探索以前沿科技為驅動的面向未來技術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一批引領未來農業發展的拔尖科技創新人才。支持黑龍江省農科院牡丹江分院與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等組建作物生産科教融合學院,支持哈爾濱焊接研究所與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等組建智慧焊接技術科教融合學院,由科研專家、工程師、農藝師等組成教學團隊,將科研成果、技術應用創新項目等轉化為教學項目,提高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創新型高技能人才。

  2.推動科教協同創新。依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和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共同組建“寒區黑土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依託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科院共同組建“寒地糧食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聯合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等高職學校,開展黑土地保護與修復、寒地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遺傳改良、其他主糧作物育種、大豆工程技術科技創新和技術轉化服務。依託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職業學院等院校,在精密儀器設備製造、新型感測器等領域建設重點實驗室、共性技術研究中心,解決裝備製造業關鍵共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難題。

  3.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實施高校科技成果産業化專項行動,搭建高校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發揮職業學校作為科技成果轉化“中試車間”的作用,鼓勵高校與重點企業合作以“揭榜挂帥”方式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支持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組建寒地玉米、大豆新技術中試基地和農業技術服務基地,支持黑龍江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旅遊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組建雜糧加工、肉製品、乳製品新技術中試基地和食品科技服務基地,依託牡丹江大學組建冰雪裝備中試基地,提升産品中試、技術熟化、科技推廣等服務質效。

  (三)加快推進職普全面融通

  堅持以生為本、能力導向、全面發展,一體化設計“中高本研”成長通道,促進不同層次職業教育有效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全面融通,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教育選擇、多渠道成才途徑。

  1.健全一體化梯度人才培養體系。穩步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組織好黑龍江省高校設置“十四五”規劃實施,高品質推進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技術大學、哈爾濱職業技術大學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學校設置工作。實施好“雙高”“雙優”計劃,重點建設35所高水準職業學校和100個高水準專業(群)。支持優質中職學校聯合高職學校、本科院校開展中高職、中職本科貫通培養。支持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等學校開展專升本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推動國家“雙高”學校與黑龍江省“雙特”學校聯合開展專本貫通培養試點。支持齊齊哈爾市探索建設綜合高中和職普融通實驗班,推動職普學籍互轉、資源共享、課程共建、教師互動。

  2.暢通多路徑成長通道。完善職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擴大應用型本科高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模,招生計劃由黑龍江省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中統籌安排,提高高等職業教育吸引力。合理確定專升本計劃比例和招生學校層次,新增碩士招生計劃主要用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3.創新拔尖技能人才選拔機制。落實世界技能大賽獲獎選手保送政策,探索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獎選手在職教高考中免技能考試的辦法。支持現場工程師學院探索招收具有企業生産一線工作經歷的優秀高職畢業生,以校企合作項目制方式培養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鼓勵支持東北農業大學等高水準學校,為職業學校定向培養工程博士、碩士層次的教師。

  (四)打造職業教育向北開放新高地

  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深度融入“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強化對俄沿邊開放合作優勢,集聚優質教育資源,建設高層次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和産能“走出去”服務平臺,提升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

  1.深化中俄職業教育交流合作。組建中俄職業教育聯盟,定期組織高端論壇,舉辦中俄職業技能大賽,聯合開發制定一批高品質職業標準、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和教學資源,形成區域職業教育國際品牌。辦好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俄醫科大學聯盟、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西伯利亞地區大學聯盟,探索建立教育科技合作資源庫,擴大與俄羅斯等國高校學術研究、人員交流的規模和層次。持續推進哈爾濱工業大學中俄聯合校園建設,加強人才聯合培養、科研聯合攻關等領域深度合作。

  2.深度服務對俄産能合作。服務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發展,聚焦對俄農業、對俄貿易合作重點任務,依託黑龍江在俄建立的産業園區,支持高水準職業學校和“走出去”企業共建“中文+職業技能”服務基地。依託牡丹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對俄農業商貿聯盟,支持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建設對俄商貿特色産業學院,圍繞糧食、中藥材、木材等對俄跨境産業鏈廣泛開展人才培訓和商貿服務。服務吉利汽車等企業“走出去”,支持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等學校在境外建設一批“魯班工坊”,面向當地員工開展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

  3.深入推進國際産學研用合作。持續辦好國際産學研用合作會議(哈爾濱),以俄羅斯等國家為合作重點,擴大面向東北亞,輻射北歐、北美等地區,開展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科技攻關、成果轉化等國際合作。依託東北農業大學建設中俄寒地農業聯合實驗室。支持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建立中俄寒地大豆繁育推廣基地。支持哈爾濱體育學院、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參與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冰雪體育示範區合作項目和研究生培養合作項目,助力“冰雪絲路”高品質發展。支持中國—贊比亞職業技術學院裝備製造哈職分院建設,在當地開展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按照領導責任、工作推進、考核評價和督導問責“四個體系”要求,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建立部省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教育部相關司局、黑龍江省政府有關部門分頭推進相關工作任務。各市(地)根據産業需求、教育資源等情況,“一市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實行重點工作清單管理制度,建立任務臺賬,明確責任單位、具體措施、完成時限,挂圖作戰。建立定期督導評價機制,把職業教育作為對各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每年遴選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市(地)並給予激勵支持。

  (二)優化政策供給

  建立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相配套的財政經費投入和保障機制,落實“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政策,鼓勵多元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按照公益性原則,優先安排職業教育重大建設和重點改革項目支出。將符合條件的職業教育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預算內投資等支持範圍。探索建立基於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按國家規定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辦法。樹立正確選人用人理念,創造公平就業環境,職業學校畢業生在報考、錄用、聘用、晉陞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支持各市(地)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生産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人才工資收入水準。

  (三)營造良好氛圍

  鼓勵各市(地)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推動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良性互動、有機結合。鼓勵各市(地)、各校成立職業教育發展智庫,加強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匯、向北開放等領域前瞻性研究。及時總結宣傳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典型經驗,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龍江職教大講堂”,利用“五一”國際勞動節、教師節、世界青年技能日等重要節日,宣傳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典型事跡,講好“龍江職教故事”。對優秀的職業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和技術技能人才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將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服務對象範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