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陽氣昇華,生機勃發。這一節氣的養生原則也應順應這股生機,讓身體充滿活力。在此,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中心專家就春分養生提出以下建議:
起居調養 動靜結合
入春之後容易睏倦、嗜睡,俗稱“春困”。解決春困應當做到起居有常,規律作息。建議早睡早起,保證睡眠的品質和時長,以晚9點~11點進入睡眠、早5點~7點起床為佳,更有利於陽氣生發。午睡時間則不宜過長,30分鐘以內即可。
此節氣也要進行適度鍛鍊。可在起床後適當伸懶腰,做些晨間拉伸活動,適當曬太陽。日間鍛鍊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溫和運動為首選。此外,運動一定要適度,不宜過分劇烈以致大汗淋漓,導致津液大量丟失而損傷人體正氣,打亂陰陽平衡。
飲食調養 注重脾胃
食物分寒、熱、溫、涼、平五種屬性。飲食宜“清補”不宜“濁補”,進補過度會導致大量氣血外行、不易運化,清補則有利於輕清之氣的通暢,在搭配、烹調時要充分考慮食物屬性。
春分時節,由於肝氣旺盛,易克脾土,更應加強對脾胃的調理。若出現脾虛濕困,應健脾去濕,排出多餘水分,而溫補脾胃是解除濕困的最佳途徑。可選擇的健脾食物有:鯽魚、胡蘿蔔、蘋果、淮山藥、蓮子、芡實等;祛濕食物包括:赤小豆、薏苡仁、白扁豆、冬瓜等,堅持喝祛濕飲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平時脾胃虛寒的人群,或出現由寒症引發的胃痛、腹痛、泄瀉,宜食用紅棗、山藥、白扁豆、芡實、蓮子肉等,還可選擇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進行調味;胃熱素盛的人群,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甘寒生津的食品;氣機阻滯的病人,則可多食蘿蔔、佛手、金橘等。
以上是春分節氣的養生建議,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適應季節變化,保持身體健康和活力。(文 王曉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