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加強數字化人才培養及能力建設
2024-04-13 14:37:27來源: 龍頭新聞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趙鵬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也相應提高。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出發,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全力打造數字化人才梯隊,為龍江高品質發展、可持續振興增添動力。

  全面構建數字化底座

  應完善數字人才建設生態環境,加速培育數據要素應用複合型人才。

  一是依託數字化人才培養主體,一方面引進國際數字化前端設備,為培養熟練應用多元化海量數據的人才提供技術支撐,促進完備的數據要素價值鏈形成。另一方面建立數字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區,構建統一的數字平臺,開發形成人力資源數字服務産品,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數字化發展。

  二是建立大數據管理部門,成立國有獨資的數據集團,組建數據交易所,加速培育數據要素流通市場,並做好數據交易各類人才培養,助推黑龍江省數字經濟發展。

  三是構建與場景相適配的人才梯隊,機關企事業單位逐步構建自身數字化人才發展體系,激活數據分析思維模式,充分應用數字化技術,打造開放、共享的人才發展新環境。

  構建多方聯動培養鏈條

  國家發展靠人才,龍江振興靠人才。要緊緊圍繞人才梯隊建設相關政策,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精準發力。利用本土院校優勢,引進數字化産教平臺,打造“教學、實訓、實戰、實體、實用、實際”六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品質,助力黑龍江省數字經濟發展,構建現代産業新格局。

  一是統籌梳理黑龍江省技術院校類型,從地緣位置、院校學生人數、專業就業情況,師資力量等多要素進行全面調研,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為産教融合發展提供信息背書。

  二是建設産教融合示範基地。各技術院校應與數智企業建立合作關係,雙方或多方共同建設産教融合示範基地,使傳統專業與數字化有機融合,進一步探索數字化人才培養模式。

  三是設立“數字化專業”課程體系。各技術院校應與數智企業共同開發適合黑龍江省實際需要的課程,商定開發專業核心課程標準,教學進度安排、教學活動設計等,助推電子商務、網絡行銷等專業內涵建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方面訓練學生綜合能力,推動數智人才隊伍建設,助力地方經濟持續發展。

  四是構建校企專業人才流通機制。一方面通過校企合作,院校與企業簽訂院校畢業生自主選擇優先進入企業工作三方協議,引導一部分學生本土就業;另一方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産業鏈,實現本地主導産業的産業鏈延伸,帶動各地上下游産業聯動,實現本地産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以吸引人才。

  建設鄉村振興智慧大腦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具有巨大數字賦能空間,數字技術將成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引擎和持續動力。

  一是建設完善數字鄉村政策體系。近年來各地鄉村積極進行數字轉型,但由於缺乏數字技術人才,制約了生態資源向經濟價值轉化。各地市應針對本地實際,出臺數字技術人才引進措施,破解人才難題,進一步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提高農民素養與技能,推動數字化專業人才下鄉,加大相關政策配套力度,充分釋放數字技術的賦能作用。

  二是構建電商新模式。電子商務是推動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連接的重要手段,鄉村應構建由網商、政府、服務商或公共服務主體共同構成的,適合小農戶發展的電商生態系統,培養新農人,助力鄉村經濟發展。

  三是選調生全面學習數字鄉村相關課程,為數字鄉村建設實施提供必要支撐。選調生較年輕,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應加強數字鄉村課程培訓,實施相關考核機制,傳導新政策、新技術,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作者單位:哈爾濱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