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黑龍江省“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暨“三省一區”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聯盟年度工作推進會,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舉辦。
黑龍江省是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漠河市是我國大陸版圖最北端。本次“紅旅”活動以築牢“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政治忠誠為核心,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助力綠色龍江建設”為主題,開展紅旅啟動“興安行”、優秀精神“傳承行”、實踐成果“匯聚行”、追尋足跡“護綠行”、産學對接“服務行”、課程思政“引領行”等活動,引導青年學生積極投身黑龍江綠色發展實踐。
在理想信念寫就的詩篇中賡續紅色基因
“從2009年考入東北林業大學就讀碩士研究生開始,我始終沒有離開這片大山,15年來一直從事森林水文和森林生態科研工作,為建設北方生態屏障提供寶貴的數據和科學支撐。”東北林業大學教師段亮亮,講述了奮戰在黑龍江漠河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站一線科研工作的點點滴滴。
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讀研究生文竹紮根在祖國最北的邊境重鎮北極鎮11年,創新建立黨政軍警民同心國防、聯合管控的邊防工作體系,進一步強化了邊境管理工作。
活動現場,還有最北鐵路值班員、最北邊防警察、最北防火瞭望員講述“最北最冷最忠誠”的堅守歷程,佇立於最偏遠的崗位無悔奉獻。這些堅守者、奉獻者、傳承者、奮鬥者的故事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使“紅旅”青年在用理想信念寫就的詩篇中賡續紅色基因、接受思想洗禮。
在向綠而行的實踐中以科技增綠興農
本次“紅旅”活動向綠而行,哈爾濱工業大學“以稻治鹽、豐收滿倉”的“護綠”故事,哈爾濱工程大學“智同稻合”的“增綠”故事,東北林業大學“青春尋夢綠海間”的“興綠”故事,東北農業大學共築“莓”好、黑龍江大學“數繡華章”、東北石油大學“引光化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芬芳馥鬱”等“享綠”故事,繪就了青年學子以科技增綠興農的夢想畫卷。
為將鹽鹼地變萬畝良田,哈爾濱工業大學“悟山青環保青年創業團隊”跨越環境、生物、農學、化工、材料、經管等多個學科,通過上千次雜交實驗和基因技術,完成抗鹽鹼農作物品種迭代。
哈爾濱工程大學“工程北米糰隊”成功突破了在惡劣環境下對糧食加工品質的實時快速檢測,實現了柔性碾磨的精準可控,研製出國內首套糧食適度加工裝備,現已幫扶2000余家農戶,每年糧食增産10萬餘噸。
7年來,黑龍江省78所各級各類學校培育近1.6萬個“紅旅”項目,幫扶總人數65萬人次,創造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逾3億元,是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授旗環節 攝影 高成
活動現場,黑龍江省教育廳副廳長程爽向所有參加黑龍江“紅旅”的師生發出《與青春同行》倡議:希望同學們勇於創新創造,投身時代洪流,為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可持續振興貢獻力量、奮勇爭先。
在“三省一區”合作中共築課程思政建設新篇章
本次“紅旅”活動採取“三省一區”高校師生共上一堂專思創融合的生態文明實踐教育課的創新形式,首次結合“三省一區”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聯盟(簡稱聯盟)年度工作推進會,旨在聚焦打造專業教育、創新教育、思政教育與紅色研學緊密融合的“大思政課”,激發青年學生的創新潛能,提升廣大教師的育人能力,為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貢獻青春力量。
聯盟年度工作推進會上,發佈了課程思政高品質建設“北極倡議”,邀請15位師生代表交流分享了課堂實踐經驗與體會,展示了由哈爾濱音樂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同步開展的《北大荒人的歌》音樂課程思政教學,充分展現了聯盟守正創新推動課程思想內涵發展和助力東北全面振興的新擔當、新作為。
程爽表示,聯盟成立以來,圍繞東北振興全局,打破了省際校際壁壘,打造了開放共享平臺,充分激發了優質特色教育資源的示範、輻射和引領作用。立足於數字化時代,聯盟要共同研討高校課程思政高品質發展實踐路徑,充分運用人工智能、虛擬倣真等數字化新技術讓紅色資源“活”起來、育人元素“多”起來,不斷聚合區域優勢教育資源,持續提升整體核心競爭力,加速構建輻射範圍更大、聯結更緊密的課程思政資源網絡。
“聯盟虛擬教研室即將在國家虛擬教研室平臺開通,支持所有聯盟成員共育、共研、共建、共享。”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書記、第一屆聯盟(輪值)理事長高岩介紹,聯盟未來將在師資共育、課題共研、課程共建、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與合作,攜手奮力譜寫課程思政高品質建設新篇章。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省教育廳、大興安嶺地區行署聯合主辦,大興安嶺職業學院、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承辦。(文 李薇薇 馬海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