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市著力推動“音樂+”多元融合發展 不斷提升城市影響力吸引力
2024-08-16 14:35:28來源: 哈爾濱新聞網編輯: 劉若雅責編: 趙瀅溪

  原標題:紅色經典奏響“音樂之城”時代強音|哈市著力推動“音樂+”多元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城市影響力吸引力

哈爾濱市著力推動“音樂+”多元融合發展 不斷提升城市影響力吸引力

現代芭蕾《東方欲曉》劇照。

  在紅色音樂引領下,哈爾濱的文化藝術蓬勃發展。從初創到成熟、從普及到提高,專業團隊與群文組織並舉的格局為城市音樂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0餘年來,哈市音樂文化步入發展“快車道”,如今,“音樂之城”已成為哈爾濱面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

  音樂火種從冰城傳遍祖國大地

  從1946年至1953年,在哈爾濱工作時間長達8年的“延安魯藝”,讓這座城市的音樂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那時,哈爾濱有許多音樂團體,引進了很多音樂人才,群眾音樂文化活動十分活躍。1958年8月,“哈爾濱之夏”文化活動月開幕式在道外八區體育場舉行,10萬人參加。

  1961年7月5日至7月13日,對中國音樂藝術發展、音樂人才培養産生深遠影響的首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成功舉行。1962年,在第二屆哈夏音樂會開幕式上,哈爾濱幹部業餘合唱團以嘹亮、鏗鏘之聲演唱的《東方紅》《在太行山上》《八路軍進行曲》等膾炙人口的紅色歌曲,令現場群情激昂,掌聲雷動。

  伴隨著哈夏音樂會的舉行,《新貨郎》《越走越亮堂》《烏蘇裏船歌》《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音樂作品相繼在哈創作推出,哈夏音樂會為中國音樂建設與發展點燃了新的火種,眾多鼓舞人心的紅色音樂作品從這裡傳遍祖國大地。

  從1996年第23屆開始,哈夏音樂會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標誌著哈夏音樂會已由地方性音樂活動升級為國家級音樂盛會。自此,哈爾濱的音樂文化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音樂建設奏響文化自信動人樂章

  2010年,哈爾濱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城”榮譽稱號。哈爾濱的音樂建設得到全世界的稱讚與認可,推動城市音樂發展駛入“快車道”。

  百年哈響“廳團合一”的國際化運作、被譽為世界最佳建築和最佳音樂廳的哈爾濱大劇院建成投用、全國11所專業音樂學院之一的哈爾濱音樂學院成立;全國聲樂展演、國際手風琴藝術周、勳菲爾德國際弦樂比賽等國家級、國際級音樂賽事相繼舉辦;大型主題交響曲《燈塔》、交響音詩《千里江山》、交響樂《輝煌》等委約作品,大型民族交響合唱《大國糧倉》、歌劇《江姐》、大型原創音樂劇《空降玫瑰》、現代芭蕾《東方欲曉》等作品的創作演出,進一步為“音樂之城”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軟硬體支撐,讓城市文化建設與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城市的跨越發展互促共進。哈爾濱用文化自信奏響了城市音樂發展的動人樂章。

  “音樂+”詮釋城市特質文化靈魂

  從恢宏的渤海古樂遠播扶桑,到古老的民歌在白山黑水間回蕩;從西方音樂傳入東方的窗口,到民族救亡的歌聲在這裡傳唱……2021年4月16日開館的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將城市音樂歷史娓娓道來。該館展出了眾多百年紅色傳承的珍貴手記、曲譜,記錄了哈爾濱紅色音樂的深刻印跡,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偉大精神,也詮釋了獨屬於這座城市的音樂特質和文化靈魂。

  2023年3月20日,人民音樂家鄭律成紀念館新館在道裏區安升街85號正式開館。作為“軍歌之父”,鄭律成用赤誠的音樂讚頌革命聖地延安、讚頌中國共産黨、讚頌八路軍,喚醒民眾抗戰救國意識。戰爭年代,他的作品是旋律中的大炮,一串串音符化為戰鬥的利器,催生出巨大的戰鬥力;和平年代,他的作品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鄭律成的女兒鄭小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感謝哈爾濱對建設鄭律成紀念館作出的努力,“現在父親所有的東西都在哈爾濱,這裡就是完整研究鄭律成、了解鄭律成、宣傳鄭律成作品與精神的地方。”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在紀念鄭律成誕辰110週年座談會上,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王洪新表示,將以此次紀念鄭律成誕辰110週年活動為契機,著力推動紅色文化、音樂文化、冰雪文化融合發展,不斷提升“音樂之城”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以“音樂+”為帶動,熔鑄紅色記憶,涵養家國情懷,奏響時代強音。(哈爾濱日報記者 封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