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電影合作論壇 王中磊:動畫片可做合拍片突破口

2018-04-17 15:09:25  來源:新華網  責編:趙瀅溪

  4月16日,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電影局副局長、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主席李國奇,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胡東,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巡視員、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卞建國出席了本次論壇。

  論壇由梁植主持,索尼影業國際發行總裁史蒂芬·奧戴爾,歐洲製片人俱樂部副主席約翰尼斯·雷克森,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董事長兼CEO王中磊,俄羅斯導演費多爾·邦達爾丘克,美國導演雷尼·哈林和羅伯·明可夫,分別就合拍電影如何兼顧更大的市場及跨文化聯合創作兩個主題展開對話。

【娛樂-文字列表】中外電影合作論壇 王中磊:動畫片可做合拍片突破口

  此次論壇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對中外電影人交流及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天的第一場探討是關於合拍電影如何兼顧更大市場的問題,史蒂芬·奧戴爾、約翰尼斯·雷克森、以及王中磊就此話題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經史蒂芬·奧戴爾手在全球發行的影片已經超過500部,在到索尼任職之前,他也曾在環球等多家大型製作公司工作過,有著非常豐富的全球發行經驗。他認為電影行業中並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製作公式”,每個電影關注的問題不盡相同,觀眾們的期待也存在很大差異。不管是社會問題還是故事內容,都要適應不同地方的特點,要讓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東西在全球都能被接受,這樣的改變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但已經露出了一些苗頭,從各種各樣的電影裏都可以看到這種趨勢。

  歐洲製片人俱樂部副主席約翰尼斯·雷克森則提到了在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開幕式上王家衛導演的致辭,“任何的電影,只要是好電影就是由用心和負責任的人做的”,從劇本到拍攝,再到市場,雷克森認為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同時他還表示,任何的社會發展都可以反映在電影上,因為電影的思考就是人們的思考,好故事必然要宣傳和播放。因此我們必將看到新的趨勢和新的發展,有些可能是曇花一現,有些可能會持續很久,拍電影其實是關於人性的,講述人類的故事,所以雷克森相信不管如何發展,電影創作永遠都是關於如何打動人們的內心,如何影響人們的想法。

  講到回歸做電影的本真,王中磊也提到自己其實很早就接觸到了合拍電影這個概念,他認為語言的問題、內容的問題,都是中外合拍電影在全球市場上的限制。當今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王中磊覺得應該是歐美的電影公司主動研究如何跟中國的電影和市場來合作,而不是中國單方面的去想我怎麼樣合作。同時王中磊還表示動畫電影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因為它可能會在某些層面上減少語言、人物形象、故事價值觀等問題給電影創作帶來的阻礙。

  在三位電影人深入的探討之後,論壇進入了第二階段,這一階段更多地聚焦于跨文化的創作如何實現。俄羅斯導演費多爾·邦達爾丘克、美國導演雷尼·哈林和羅伯·明可夫就此問題發表了觀點。

  雷尼·哈林一上來就批評了某些好萊塢電影人尊崇的“唯票房論”,還提到當下合拍片中通過簡單地拼湊不同國家演員來吸引各國觀眾的做法是不完美的,他也認為在製作合拍片的時候,要講好在文化上有價值的故事。

  羅伯·明可夫對雷尼·哈林的觀點表示了認可,他在現場講述了自己與中國文化的淵源,並坦言如果要製作一部中外合拍電影,就要與這些中國電影人深入地合作才行,只有這樣,誕生出來的作品才具有真實性,才可以讓來自不同國家的藝術家們實現融洽的合作。

  三年前曾擔任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評委的俄羅斯導演費多爾·邦達爾丘克則認為電影技術固然重要,但它仍然只是第二層面,電影製作的第一個層面永遠都是故事。合拍影片不可以生硬地對文化進行植入,而要從故事出發,要講好一個有機而不僵硬的故事。

  回顧近幾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合拍片不斷締造著票房神話。2016年,張藝謀導演的《長城》獲得11億票房,《功夫熊貓3》獲得10億票房,今年3月23日,《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上映,首周票房破4億奪冠。這些取得巨大成功的電影背後,都離不開全球電影人跨文化的聯合努力創作:《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項目製作初期一度被擱置,但由於中國公司的介入投資才得以順利開拍,《長城》在中外電影人的創作理念激烈碰撞之後,産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功夫熊貓3》則象徵著中國故事與好萊塢先進動畫技術的完美結合。

  電影産業裏跨文化的聯合創作為世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它不僅為全球文化交流搭建了平臺,同時也促進了技術層面的合作,為電影産業未來的發展開闢了一條蹊徑。相信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外電影合作論壇”的成功舉行,也可以為世界文化的交流合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