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垃圾“變寶”亟待“快跑”

2018-05-02 11:31:06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到2020年,全省要實現建築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産業化,省轄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要超過70%,縣級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要超過50%。”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墻改處處長常慶生

  城市建設拆遷中,建築垃圾比較常見,但你見過建築垃圾如何變廢為寶嗎?

  如今,在許昌市,每年可處理建築垃圾450多萬噸,資源化再利用率達95%以上,建築垃圾真成了“寶貝疙瘩”。但就全省來講,各地建築垃圾資源化進展不一,尤其是有些地區亟須加快步伐。

  “許昌模式”破解建築垃圾“圍城”之困

  4月24日,記者走進位於許昌市城西的金科再生建材生産基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10多米高、方圓近100米,如小山一般的建築垃圾堆。在旁邊,有一個長20多米、高4米的天藍色“龐然大物”——履帶可移動破碎篩分機。

  按一下按鈕,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它伸出六條長長的“手臂”,源源不斷地將建築垃圾“吃”進肚子裏。兩三分鐘後,隨著傳輸帶轉動,不同規格的六種顆粒分別從六個出口處“變”了出來。

  “混”在建築垃圾中的鋼筋、鐵塊,在強電磁力的作用下被“吸”進吸盤,順著一個小管道從另一側的出口“吐”出來。整個工藝流程只需要一個操作工人就能完成,每小時粉碎建築垃圾500噸。這些被機器“吞吃”而“粉身碎骨”的顆粒,成了築路、砌墻、制磚的原材料。這是建築垃圾變再生資源的第一步。

  粉碎成顆粒的建築垃圾,被統一運至生産車間。2000多平方米的車間裏,只有七八名工人在作業。工人們按一下操作按鈕,一塊塊模樣端正的地磚就出現在眼前。

  仔細統計一下,粉碎成顆粒的建築垃圾“變”出來的産品竟有100多個品種。許昌金科資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説,每年公司的生産線可“吃掉”建築垃圾30余萬噸,生産環保標磚近3億塊。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既不需要燒煤、加溫,也不産生污水與煙霧。

  據了解,目前我省共有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35家,2017年全省就地回用及資源化處置建築垃圾超過6000萬噸,資源化率達到50%,初步改變了建築垃圾隨意處置的粗放管理模式。

  各地進展不一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我省去年産生的建築垃圾仍有一半沒有得到資源化再利用。

  “多年來,部分城市建築垃圾管理粗放,處置設施沒有納入城市基礎設施統籌規劃。”4月25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墻改處處長常慶生説,加之“鄰避效應”(指居民或當地單位擔心建設項目對身體健康、環境品質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因素,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設施在有的地區遲遲難以落地。

  “建築垃圾項目投資密度小,經濟效益差。”記者在各地採訪時發現,部分城市領導對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重視不夠,主觀上不積極不主動、監管不力也是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規劃,到2020年,全省要實現建築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産業化,省轄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要超過70%,縣級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率要超過50%。”常慶生説,按照綠色發展理念,我省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後進地區”需要加快步伐。(記者 譚勇 本報通訊員 張錚 邢如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