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花 有遊無學 研學遊變成了“跟團遊”?

2018-08-08 14:23:47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暑假期間,河南博物院裏迎來了許多遊學團體

  眼下正值暑假,各種研學遊、博物館遊學活動熱度不減,尤其是鄭州小升初試卷現“博物院套餐”,更是為這個新興市場添了把火。這份看上去很好吃的暑期文化餐,經過各類研學遊機構的“包裝”,真的“營養”了學生嗎?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調查發現,研學遊市場“有遊無學”、名不副實的現象並不鮮見。

  遊學老師竟不知“西元”啥意思

  8月7日,記者在河南博物院發現,僅一個上午就有五批少兒遊學班陸續前來參觀。其中,既有寓教于樂“走心”的,也不乏只遊不學的團隊。

  開館沒多久,約30名身著統一T恤的孩子被分成3組入館參觀,每組有兩名成人跟隨。參觀時,有孩子拿出手機朝文物拍照,閃光燈亮起,博物館工作人員忙上前制止:“閃光燈對文物是有害的。”

  當有孩子詢問“西元”是什麼意思時,帶團老師説:“我也不知道西元啥意思,反正就是很多年。”全程幾乎零講解,只是照著文物標簽介紹下名字,團隊老師對孩子們説得最多的是:“走,走!”最終,一多半學生選擇離開。

  隨後,一個戴著藍帽子的團隊,在舉著旗子的講解員帶領下入館參觀,從婦好鸮尊講到雲紋銅禁,從文物價值到時代背景均有介紹,孩子們還拿筆認真記錄。這是貴陽一家旅行社舉辦的九天研學遊活動,之後還將到曲阜等地。隨團老師説:“我們並非面面俱到,而是根據孩子興趣所在重點講解,整個路線和內容都經過設計。”

  “研學遊是深度遊的變形。”

       在旅遊行業從業11年的孫羽,2016年開始在鄭州做博物探索教育,今年暑假的博物館課程早早就被報滿。他認為,博物館遊學更重要的是學,“我們由相關專業的博士來設計課程,講歷史方面知識會到省博和市博,圍繞主要展品進行歷史背景和知識的深入講解,而講解火山化石方面知識,則會去地質博物館。”

  “未開放文物”也能參觀?

  7月底,有網友爆料稱,陜西一個名為“石窟勝跡尋蹤”的所謂精品小團,到洛陽、鞏義的7天行程收費3850元一人,並聲稱“盡力給大家打開鞏義石窟不開放的特窟”。該團體還在此前6月份的“漢三闕與北魏石窟考察”活動中,表示登封的“漢三闕可進去拍照”。

  而文博圈裏都知道,這幾處文物因為條件不具備,並不對外開放。

  登封市文物局工作人員表示,漢三闕不對外開放,只有一些學術機構以學術研究為目的的情況下,可以向文物局提交申請,通過審批後方可進入,其他個人和團體遊覽並不在此範疇,文物局也沒有與研學遊機構合作。鞏義市石窟寺工作人員表示,由於部分石窟地面也有石刻,考慮到開放會帶來磨損,所以不對外開放,更不會對研學遊覽團體開放。

  一位研學遊機構人士告訴記者,類似情況確實存在,“一般都是通過私下關係來實現,像這樣的參觀未開放文物環節,一般會被作為行程亮點,也是研學遊産品的重要賣點”。

  對此,河南博物院資深志願者馮勇説:“河南作為文物大省,是很多遊學機構的目的地,但類似行為會給文物帶來安全隱患,需要引起重視。”

  業內人希望出臺相關標準

  對於市場所存在的問題,從事研學遊多年的王躍涵説,一些機構只是把孩子帶到博物館或者古跡遺址,簡單例行講解之後就自由活動,更像是走過場,而沒有文博知識基礎的老師講解中還錯誤頻出,誤人子弟。有的研學遊日程安排緊湊,並沒有考慮孩子的接受程度,效果大打折扣,“日程安排‘滿’容易行銷,家長有時還會誤以為‘值’”。在研學遊內容設置上,有的還停留在培訓班的模式,但真正的研學遊內容設計需要有教育以及文博知識背景,否則很難確保研學遊活動科學有效。

  研學機構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國家旅遊局批准實施的《研學旅行服務規範》規定,承辦方應為依法註冊的旅行社,需配置研學導師、導遊人員,研學導師負責制定研學旅行教育工作計劃。至於研學師資,王躍涵表示,尚無明確行業要求,但他主動考取了中學歷史教師資格證和導遊證,“最相關的可能就是這兩個資格”。他希望相關部門儘快出臺管理標準、明確監管主體、制定監管舉措,維護市場健康發展。

  以“博物館遊學”之名開展粗放、走馬觀花的研學旅行活動,也受到相關部門的關注。近日,國家文物局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博物館研學旅行相關標準,豐富研學旅行課程體系,不斷提升研學旅行品質。

  ◆小連結

  今年4月25日,河南省教育廳發佈《關於公佈全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驗區、實驗校名單的通知》,確定鄭州市教育局等10個單位為河南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驗區,河南省實驗小學等42所學校為河南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實驗校。同時,研學旅行情況將記入中小學生學期評價和畢業評價。

  該《通知》顯示,研學旅行是面向全體中小學生,由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研究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

  有業內人士稱,在國外,研學旅行是一個發展得非常成熟的旅遊方式,孩子坐在博物館有老師講課;但是在國內,卻成了夏令營,火了旅行社,火在旅遊的部分,而孩子真正學到東西了嗎?所以很多家長在質疑,也讓這種旅遊模式缺乏內涵。

  “研學遊”要根據教育大綱共同推進,應該有完整的課程體系。需要教育工作者與旅遊行業的共同推進,形成課程、形成課時、形成教案。同時,作為旅遊行業的從業者,也需要結合景區的特色,深入開發旅遊文化,將文化做活、做深,建設有專長、有特色的研學基地。(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奚柔 文 記者 許俊文 攝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