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舞鋼:山區小紅薯 致富金疙瘩

2018-08-29 13:15:23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紅薯含有多種膳食纖維,有“長壽食品”的美稱。在河南舞鋼市尹集鎮大劉莊村有這麼一位樊大姐,她通過種植紅薯不僅自己實現了發家致富,更帶領著周圍的貧困村民們一起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近日,眼看就快到收穫的季節了,在樊書榮的300余畝紅薯地裏,工人們都在緊張的忙碌著,剛從地裏刨出來的紅薯還沾著泥土,雖然樣子不起眼,可樊書榮説口味卻不一般。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圖片新聞列表】河南舞鋼:山區小紅薯 致富金疙瘩

  紅薯

  樊書榮表示:“我現在種的有商薯19、商薯8號,全部都是脫毒原種。這邊的優勢是山坡地、黃膠泥,紅薯口感好,産量也高,準備加工純天然純手工粉條。”

  樊書榮是河南葉縣人,早幾年在葉縣承包土地600畝。3年前,機緣巧合之下她來到尹集鎮大劉莊村開始書寫新一段的紅薯傳奇。

  剛開始承包土地的時候,對農業項目不甚了解的樊書榮就一個想法“什麼産量高,就種什麼”。就這樣畝産可達數千斤的紅薯走進了她的視線。早年的紅薯品種很少有脫毒處理,連年種植,出現了品種退化,致使産量一年不如一年。同時,大規模的紅薯種植也令價格逐漸下行,這些生産因素的改變促使樊書榮走上了生産轉型之路。

  儘管是轉型,但已經在紅薯種植上挖到第一桶金的樊書榮並不打算放棄老本行。在不間斷的外出取經過程中,她來到舞鋼了解脫毒紅薯的技術特點。當時正趕上土地流轉,樊書榮最終把事業的重心轉移到尹集鎮大劉莊村。

  大劉莊村的荒山丘陵最適合種紅薯,畝産超過7000斤總産量達160余萬斤,年收益近20萬。談起現在的經營情況,樊書榮樂的合不攏嘴。

  樊書榮説:“紅薯基本銷往向石家莊、駐馬店等市,足不出戶,在家紅薯都銷出去了。一般散戶、超市每天都過來拉,供不應求。”

  紅薯種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産業,對用工的需求很大。樊書榮大量雇傭周邊的閒余勞動力,為附近的村民們增加了收入。每當育苗、除草、收穫的時節,日用工可達百餘人。貧困戶王秀梅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貧,丈夫腿腳不方便無法外出務工,家裏還有一兒一女,早些年僅靠幾畝薄田,一家人過的很是清貧。如今來到紅薯基地裏務工,家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王秀梅説:“(來這以後)感覺可好,又能掙錢,又能照顧家裏,大概一月能掙1000多,(生活)改善可多,手裏寬裕了。”

  樊書榮嘗到了種植紅薯的甜頭,心想致富不能忘記鄉鄰,大力發展“公司+農戶”模式,對於邊邊角角不適合流轉的土地,宣傳發動小戶讓他們自己種,公司供苗並提供技術指導,將來進行收購。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圖片新聞列表】河南舞鋼:山區小紅薯 致富金疙瘩

樊書榮的紅薯地

  樊書榮説:“我現在在大劉莊、小王莊、姬莊這一帶包了100多個貧困戶的地,現在是300多畝地。給他們供苗、統一管理、統一回收,帶領他們脫貧。下一步都是辦個農村合作社以後,準備建個紅薯窖,大量的儲存,長期能銷售。通過種紅薯我的生活改變了,我也想帶領周邊的貧困戶、周邊的群眾,讓他們奔小康、脫貧致富。”(文/圖 喜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