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高頻次的廣告投放、明星代言的光環效應、包裝精良的廣告語,讓一些二手車交易平臺“名聲在外”。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二手車電商平臺在看似高大上的背後,卻頻現隱性收費、銷售故障車、數據造假等亂象,行業可信度屢被質疑。
強制性收費讓買車不﹃便宜﹄
在廣告宣傳中,不少二手車電商平臺都宣稱自己是直賣網,這讓很多消費者相信,相較于傳統渠道,在二手車電商平臺購買二手車價格會更便宜。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重慶市民張林在某二手車直賣網購買了一輛福特蒙迪歐,這輛“準新車”當時網上的標價是17.2萬元,張林砍價到16.7萬元。最終,買車支付服務費5000元、車款首付6萬元、貸款本息合計15.1萬元、貸款手續費5000元、GPS安裝費1500元、保險費8000多元,總計接近23萬元。
“在他們那裏全辦下來,要比一般二手車行多出近3萬元,我用這個錢完全可以買一輛全新的蒙迪歐了。”張林説。
張林所遭遇的服務費相當於仲介費,記者向多家二手車電商平臺銷售人員諮詢,都被告知只要從該平臺買車,就要收取成交額最低4%的服務費。
一位二手車行業業內人士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般所謂二手車直賣平臺都要收取買家車款4%的服務費、過戶費約700元、GPS安裝費約1000元。平臺往往要求強制性辦理貸款,還有2%的貸款服務費,貸款三年還要收相當於車款3%的金融返利,如果再加上強制性購買保險,至少10%的利潤。某平臺管理人員毫不避諱地告訴記者,目前金融業務已經成為二手車平臺的主要收費來源。
虛構車況、車源、交易信息
除了遭遇“意料之外的”強制收費,記者調查發現,二手車交易平臺虛構車況車源和交易信息、檢測走過場等問題也十分突出。
——售車造假隱瞞真實車況。在廣告宣傳和行銷中,不少平臺宣稱有200多項專業檢測,絕無調表車、事故車、水泡火燒車。然而,記者梳理近三年來審結的涉二手車電商消費維權案件,其中佔比最高的起訴事由就是“隱瞞實際車況”。
——賣車檢測看“表面”走過場,目的是壓價走量。專業檢測本應是保障車輛品質的重要環節,可在不少平臺卻只是走過場,淪為壓價的手段,與廣告中宣稱的上百項專業檢測相去甚遠。
一位濟南二手車交易市場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現在二手車交易平臺的車輛檢測人員大多不是國家專業車輛評估人員,有的為了增加銷售提成常常自降檢測標準。
——拆單、刷單製造虛假交易量。某些二手車平臺銷售人員的火熱業績可能是直接“刷”出來的。曾在某二手車平臺任職區域公關經理的張先生透露,為了讓平臺交易數字更“漂亮”,平臺往往編造明明不存在的“交易”,或者將一個單子拆成好幾單。公司也默許業務員和二手車商共同合作刷單,實際只買一輛車,合作刷單後就變成3輛最多甚至8輛。
市場亟待細化監管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對於二手車電商平臺的資格認證、品質監控、事後追責等細化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業內呼籲針對二手車市場儘快建立和完善相應監管制度,探索建立可查可控的誠信交易體系。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認為,應健全二手車交易制度,包括注重誠信、車輛檔案透明可查、形成價格參考標準等。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建議,要借助信息技術增加透明度,既要健全二手車交易制度,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二手車品質追溯體系,強化對二手車品質的監控,相關信息向消費者公開,避免消費者與電商平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又要加大監管部門對企業廣告打擦邊球行為的處罰,督促企業對消費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據新華社濟南9月5日電)
網友評論
網友@溜鵬piu:理論上看,與傳統的二手車交易相比,互聯網平臺節省了看車的時間和交易的成本,但事實上卻不是這樣。
網友@福娃哈哈:希望平臺可以建立一個第三方檢測中心,對於是否存在泡水、火燒、無重大責任事故等情況也能進行相應的檢測,由此提高客戶的體驗度和信任感。
網友@香菇醬:從長遠角度看,信用數據才是二手車平臺存活下去的救命稻草。 (記者 曾鳴整理)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