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高新區啟動管理體制與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2018-09-17 12:02:29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河南日報訊:過去,只要一開會,凡涉及大項目建設,好幾個局長都得去;現在,只需要一個國土規劃住建局局長參加,大量部門間協調變為部門內協調。

  過去,幹與不幹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現在,多勞多得,優勞優得,崗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幹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得以激發。

  ……

  系統謀劃改革,有序推動改革,一幕幕“變奏曲”在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輪番上演。不久前,省委辦公廳第一學習調研組走進鄭州高新區,詳細了解其管理體制與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推進情況。

  今年5月4日,按照省市決策部署,鄭州高新區啟動了管理體制與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是一場自下而上的改革。”9月13日,鄭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王新亭告訴記者,高新區結合實際,聘請國內4家頂級專業諮詢機構協同謀劃,並經多輪研究論證,最終形成了總體方案,明確了改革目標、方向和路徑。

  如何改?鄭州高新區著力下好“四步棋”:賦權,構建新型管理服務體系,最大程度地破解體制桎梏;改制,構建新型幹部管理體系,最大限度地打破編制身份羈絆;考核,構建新型績效考核體系,最科學全面地評價發展成效;激勵,構建新型分配激勵體系,最直接有效地激勵幹事創業。

  改革,催生著變化;改革,凝聚著動力。

  ——精簡機構,理順職能。鄭州高新區對原有工作機構優化重構,行政事業類的內設機構由36個合併壓減到10個,辦事處不再承擔經濟職能,聚焦于基層黨建、社會管理和服務群眾;市場化類的專業化機構和園區運營中心則專注于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組織架構的優化,強化了經濟職能和基層治理,扭轉了整體行政化傾向。

  ——打破身份,激發活力。現有行政事業人員身份封存,與市場化引進人員一律推行聘任制,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通過定向選聘、研究聘任、競爭聘任、雙向選擇以及社會招聘、公開選聘等方式聘任上崗,打破編制身份限制,實現崗位能者上、人員優者進,人崗更相適。

  ——科學考核,正向激勵。整合國家和省市對高新區考核的四套指標體系,構建了一套相對全面、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實施全員績效考核,推行全員績效工資制,變鐵工資為活薪酬,讓實幹者實惠、讓懈怠者羞愧。

  “改革的平穩推進,關鍵在於黨的領導。”王新亭説,目前,改革已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925名現有行政事業正式人員身份封存、定向選聘、競爭上崗、雙向選擇全面完成;新型組織架構搭建完成,直接服務企業的園區人員由原來的49人增加至210人,專門從事經濟工作的人數增加至280人。

  在這裡,改革正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思發展、謀發展、抓發展成為黨員幹部的一致行動:溝趙辦事處針對轄區項目集中的特點,探索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的“九步工作法”;梧桐園區運營中心會同梧桐辦事處啟動閒置廠房樓宇大排查活動,為招商引資騰籠換鳥做實基礎工作……

  改革所蘊含的幹事創業、公平競爭、尊重規則的清新文化也在鄭州高新區生根發芽。轄區內的一些企業效倣高新區的改革做法,在企業內部開展“深化改革、二次創業”,深入進行戰略梳理、組織重構、流程再造、全員競聘和薪酬激勵。

  “改革撬動了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破題,各方達成了共識、凝聚了合力。我們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以黨的建設高品質推動自創區發展高品質,力爭到2025年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王新亭表示。

  改革不止步,發展無窮期。為加快國家自創區建設,鄭州高新區正加快謀劃啟動高品質黨建工程、中國(鄭州)智慧傳感谷規劃建設工程、千億級網絡空間安全産業打造工程等十大自創區建設的抓手級工程。(本報記者 徐建勳 王延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