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這些地方可與古人一起賞月

2018-09-20 10:55:47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河南這些地方可與古人一起賞月

  資料圖片

  大河報訊:賞月是中秋的傳統習俗。“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同一輪韆鞦明月,賞月的心境卻因人而異、代代不同。張九齡在東海邊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的場景,讓他生發出“天涯共此時”的感嘆;王維在雨後夜晚漫步山間,“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蘇軾在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思念弟弟蘇轍,吟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賞月因人、因地的不同,能看到不一樣的中秋月。中秋節即將來臨,河南的傳統賞月地有哪些?舉頭望明月,如何愜意度過花好月圓之夜?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通過梳理河南各地古代約定俗成的風物景觀“八景”“十景”等,為讀者呈現一幅跟隨古人賞月的地圖。

  山間月:“山間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

  賞月地:登封“嵩門待月”

  許多鄭州人會在中秋節這天,驅車來到登封嵩山法王寺,等待鄭州登封八景排名第一的“嵩門待月”盛景。

  夜幕降臨,在寺內西方聖人殿前向東眺望,有兩座山嶙峋突兀,相對聳峙,形如門闕,人們稱為“嵩門”。秋風拂面,悠長的誦經聲中,寺院檐角下的風鈴叮噹作響,靜待皓月初升,爬出山頭,好似玉鏡嵌于架中,意境絕妙。倏忽之間,溫婉雅致的月色,使蒼翠的群山披上一襲銀裝,景色優雅迷人。

  月色皎潔,嵩山靜謐,幽泉流動,靜待月出嵩門,賞月人的內心也隨著月亮輕移,慢慢變得純凈、安閒,詩情畫意涌上心頭,竟生出幾分感動與神往。自古以來,每年來賞月的遊人時過三更還留戀在此,不願離去。故有詩句讚曰:“嵩門待月不忍歸。”

  水中月:虛實之間,撩動人們情思

  賞月地:許昌“石梁皓月”、鄭州“熊橋蘆月”

  最靈動的賞月莫過於“水中月”。“水中月,鏡中花”,正因為意境靈活而不可捉摸,虛實之間撩動著人們的情思。許昌城西北有一條石梁河,有碑文記載,此橋乃石塊鐵鑄一孔橋,淩空而架,河兩岸為開闊地,橋下流水清幽。因夜深人靜,皓月當空,觀看水中明月,水天一色,被稱為“石梁皓月”。清乾隆年間的許州知州甄汝舟詩云:石梁河畔夜迢迢,驀見銀蟾涌碧霄。水際連天渾一色,卻疑身度彩虹橋。

  如果古石梁河橋難覓,站在橫臥這條河流之上,用青石砌成的灞陵橋橋頭,則會有更為壯美的感受。三國往事浮心頭,觀不了曹操的“滄海”,也能吟一句曹植的“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鄭州熊耳河的“熊橋蘆月”為老鄭州八景之一。晚清詩人司星聚曾在此賦詩:“一白沉沉月色饒,蘆花蕭瑟傍溪橋。霜凝野渡華鮮潔,星落寒潭影動搖。”令人神往。

  樓閣月:水榭樓臺,最是賞月好去處

  賞月地:洛陽“瀍壑朱櫻”、鄭州“如意湖”

  亭臺樓閣明月。慨嘆著“明月樓高休獨倚”的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寂寞梧桐深院裏,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水榭樓臺,最是賞月好地。憑欄遠眺,上有明月當空,下有萬家燈火,心胸可如天地浩瀚寬廣,若在水畔樓閣,還能“近水樓臺先得月”。

  如今,洛陽八小景之一的“瀍壑朱櫻”已再現唐風建築古樸大氣,夜間的朱櫻塔、團城閣,明亮、古樸,攝影愛好者不去賞月可惜了。

  鄭州園博園的軒轅閣,雖然歷史的篇章剛打開,但身在航空新城,舉頭望著飛機在明月之間翱翔,再聯想到月宮裏的嫦娥,會不會問上一句:“悔不悔偷了靈藥?”

  古建築之外,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則是古人從未體會過的賞月場景。閒坐如意湖畔,聳立的“大玉米”與明月之間,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唯有秋風與明月的相伴,或可讓你在城市裏覓得難得的愜意。中原大地上,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高樓名閣,樓閣月應該算是人們最不奢侈的賞月方式了。

  橋畔月:“明月夜”不止“二十四橋”

  賞月地:開封“州橋明月”

  杜牧筆下的“二十四橋明月夜”儘管訴説的是揚州美景,但相映成趣的“月與橋”不管在哪,都會帶給人們無盡的思量。

  汴京八景之一“州橋明月”在北宋時就讓人流連忘返。這座橫跨汴河的古橋,如今埋在開封市中山路中段地面以下6米左右的地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其柱皆青石為之,石梁石榫楯欄,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牙、水獸、飛雲之狀。橋下密排石柱,蓋車駕禦路也。”可見州橋是一座鐫刻精美的石平橋,橋下汴水奔流,橋上人來人往,兩岸店舖酒樓繁榮,笙歌連成一片。

  不必惋惜這處賞月景致被塵封進歷史,因為今天的開封明月夜下的橋梁已不止二十四座。僅包公湖至龍亭湖蜿蜒曲折的大宋禦河上就有橋梁11座,其中6座景觀橋均按宋代名橋的原型倣建而成。皓月當空,乘舟夜遊,岸邊還能看到身著大宋服裝的女子在撥弦起舞,這個中秋之夜簡直不能再浪漫!

  中秋節同賞一輪滿月,我們和古人並沒有多大“代溝”。賞月雖然在今天解鎖出了N種方式,可以足不出戶賞遍海內外月夜美景,也可以乘坐賞月航班到九霄與月亮“親密接觸”,但古人留下來的這份中秋詩意,值得你我收藏,因為花好月圓所傳遞的是古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