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讓百姓“300米見綠 500米見園”

2018-10-15 09:26:18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攝于90年代的紫荊山公園東門,後被拆除。紫荊山公園供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人們在紫荊山公園“東湖”劃船,攝于80年代。紫荊山公園供圖

  東風渠裏,白鷺翱翔,野鴨嬉戲;岸邊上,綠化景觀鬱鬱蔥蔥,景觀小品錯落分佈,萬條絲絳隨風飄逸。遠處,花園路上車流如織,這裡卻無喧囂,宛如鬧市中的清凈地,因一條河道、一片綠林,讓人在城區零距離接觸大自然。

  “每天沿河散步,就像行走在生態大花園裏,每處都像風景畫讓人心情特別舒暢。”在鄭州花園路東風渠畔散步的一對老夫婦表示。

  時光回溯到40年前,當時的鄭州僅有人民公園、紫荊山、碧沙崗等三大公園,而金水區只有紫荊山公園可供市民休閒遊玩。當時人們的綠化理念也還停留在“種樹”上,後來建了幾個較大的公園,還增加了很多微公園、小遊園、綠化帶等綠化項目。一塊塊“綠肺”鑲嵌在城鄉鬧區,為居民提供了一個安靜的綠色角落,讓他們從繁忙、喧囂的現代生活中擺脫出來。

  流淌在鄭州人記憶中的紫荊山公園

  據了解,當時為保護商代故址,同時也為附近居民開闢出綠地,1958年省政府在紫荊山挖湖堆山建園,1964年2月公園建成開放。

  “同一時期,鄭州開放的公園除了紫荊山,還有碧沙崗和人民公園。這三大公園,均是集文化、園林、娛樂、休閒的綜合性公園,是市民節假日的好去處。”鄭州市民張遂民説。

  “1978年,紫荊山公園搞的燈展聲勢非常大。當時,從西郊的工廠到學校,各個單位都要出燈參加燈展活動,熱鬧非凡。”紫荊山公園辦公室徐主任回憶説。

  1984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祖國大江南北。當時在解放軍南京外語學院讀書的朱柳和同學們向公園提出了創辦外語島的請求,公園也大力支持。鄭州的第一個外語島就誕生於此,外語學習風靡一時。

  “1997年8月份開始,紫荊山公園學習外地經驗,開始拆墻透綠。”徐主任回憶説,1999年左右,紫荊山公園改造竣工,取消存在40多年的門票,免費向遊人開放。

  也是在這一年,寸土寸金的金水區又規劃建設了文化公園、文博公園、綠蔭公園等公園,真正將綠色融入城市的規劃中去。

  “公園+文化”讓市民共賞美麗金水

  近幾日,記者分別到金水區的東風渠濱河公園、文化公園、文博公園進行走訪。發現,每到一處公園,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厭煩了都市的生活,來這裡漫步,真的別有一番風味。在文化公園可以感受中國傳統五行文化,而文博公園內的環保、法制主題讓人印象深刻,東風渠濱河公園內的“1904公園”,則仿佛是一條記憶的走廊,從近代穿越到現代。它帶我們走進1904年,回到與中國第一輛蒸汽機車邂逅的鄭縣站。

  “40年前,鄭州整個城區的綠化理念就是種樹。後來,公園或城市綠地才多了花花草草,再後來公園或街頭主題遊園則更加注重文化的建設,將公園文化納入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實,公園文化也是一個城市的名片,更能直觀地看出一座城市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素養。”曾在金水區綠化所工作30多年的老職工王建勇表示。

  據介紹,在公園數量和面積不斷增加的同時,金水區注重提升公園的內在品質,從公園的功能、景觀、文化和服務等多方面加以完善,永遠從研究市民的需求中,尋求公園新的發展空間。

  鄭州市園林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説,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文化發展的重視,公園也開始著力打造自己獨特的文化,走“文化興園”的道路。2013年起,文博公園依託園內近600株銀杏,如夢似幻的秋色景觀,每年11月舉辦“綠滿商都、花繪鄭州”銀杏黃葉節活動;綠蔭公園則著力打造蠟梅主題文化;文化公園更是于2016年底建成並投入使用了一組名為書香雅軒的展廳,用於文化活動的開展,已承辦了“蠟梅節書法、插花藝術展示交流活動”、“花朝節中國傳統六大插花容器講解與展演”和“端午情插花展示活動”等活動,豐富了市民的文化活動。

  “園林綠地作為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載體。城市公園是這兩個文明建設的結合點,也是這兩個文明建設成果的展示平臺。”鄭州大學建築學院相關專家表示。

  93個“小而美”遊園將詮釋金水“微幸福”

  據了解,從2004年到2018年,金水區建成區綠地面積翻了一倍多。僅2018年截至目前,金水區新建綠地面積為79.4萬平方米(0.79平方公里)。大的公園並沒有增加多少,為何綠地會增加這麼多呢?

  金水區城管局綠化科負責人謝龍表示,金水區處於城市的中心區域,土地資源有限,他們聯合轄區辦事處正通過拆墻透綠、見縫插綠、立體綠化以及屋頂綠化等舉措全方位增加區域內的綠地面積。目前,金水區正通過在主城區騰退盤活土地存量,強力推進93個微公園、小遊園的建設,力爭早日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綠地布點的目標。

  “除了93個微公園、小遊園的建設,我們還將推進青少年公園等7個面積大於5000平米公園的建設。青少年公園目前已經開始物探,年底有望動工。”謝龍表示。

  謝龍説,“微公園”有的建得很小,小到只佔據“巴掌大”一片天地;也有的建得很窄,窄到只是街頭的一條綠化帶。雖然很“袖珍”,卻“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注重美觀前提下,保證了公園的實用性。

  另外,據記者了解,位於金水區柳林路和洛陽路交叉口附近的金水區市民公共文化服務活動中心正如火如荼地建設,預計明年6月全部投入使用,該中心由包括青少年活動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圖書館、檔案館、體育館、文化館、科技館等。該建築在城市區位上將作為居住區與城市水系、綠地的聯繫紐帶,使其成為城市功能運作的過渡節點,以更開放的姿態,打造集政務、文化、商業、休閒等多元功能的城市綜合體。

  一塊塊城鄉“綠肺”鑲嵌在城鄉鬧區,為居民提供了一個安靜的綠色角落,讓他們從繁忙、喧囂的現代生活中擺脫出來,既改善了城鄉生態環境,也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質。(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一川 實習生 譚超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