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魯山奏響出彩旋律

2018-11-01 09:38:25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綠水青山成景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畫眉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楚長城遺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中國(魯山)世界漢字節古禮祭拜倉頡大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辛集鄉葡萄畝産值超萬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墨子古街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堯山風光 本版圖片均由魯山縣委宣傳部提供

  堯神應無恙,當驚發展殊。

  昔日守著青山綠水生活難的山裏人,如今修景點、開飯店、賣土産,每年收入十幾萬元。

  曾經靠著薄田瘠土無錢賺的莊稼漢,現在種藍莓、建果園、裝光電,收入連年翻。

  來此的遊客這樣讚嘆:“奇山秀水成景點,一年四季有處看,生態環保人舒坦,農家院裏成賓館。”

  歸鄉的臺胞如此驚嘆:“産業發展連成串,樓房別致好壯觀,城鄉環境大改善,群眾生活似神仙。”

  迎著創新創業的洪流,伴著改革開放的春潮,2432平方公里土地上,記錄著魯山幹群紮實工作、奮力拼搏的偉大實踐,譜寫著發展經濟、促民增收的動人樂章。

  作為一個集深山區、水庫淹沒區、革命老區于一體的國家秦巴山片區貧困縣,魯山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東大門,轄25個鄉(鎮、辦事處),555個行政村,人口97萬。

  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墨子文化、紅色文化、尋根文化交相輝映,是漢字鼻祖倉頡、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墨子的故里,世界劉姓發祥地,唐代文學家元結、宋代抗金名將牛皋、現代作家徐玉諾的故鄉。

  這裡境內風景秀美、生態良好。有堯山大佛5A級景區,畫眉谷、堯山大峽谷漂流等4A、3A級景區7家。

  這裡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初步探明的礦産資源有煤、鐵、金、銀等七大類40余種。有鄭堯、二廣兩條高速公路,焦柳鐵路,兩條國道、3條省道穿境而過。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品質發展,以脫貧攻堅為主線,做好“生態保護、旅遊提升、脫貧攻堅”三篇文章,全力建設生態宜居、富裕文明、平安幸福新魯山。

  1

  育頭雁聚合力 強基固本抓黨建

  站在剛搬進去的寬敞明亮的重建新房前,69歲的貧困戶張麥娃笑得合不攏嘴。他説,能住上新房,最感念的還是駐村幹部燕志翔。

  燕志翔是縣紀委監委派駐背孜鄉鹽店村的第一書記。在一次入戶走訪中,他看到張麥娃住的還是土坯房,一到雨天,屋內漏水嚴重,他隨即找到住建部門,申請了危房改造資金,在原址重新建房。

  駐村至今,燕志翔跑遍了鹽店村54戶貧困戶,用他的話説,“我拿貧困戶當親戚來對待,在這兒認的親戚比在老家都多”。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魯山縣抓黨建,強基礎,固陣地。一方面通過集中培訓、外出學習、專題考察等方式,對第一書記、新任村支書進行專題培訓,增素質,提本領。另一方面縣級領導幹部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帶頭“住村”,逐村分析問題,制定措施。此外,全縣抽調3000余名黨員幹部,組成村級責任組,指導村級陣地建設、脫貧攻堅,大大提高黨支部戰鬥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陣地強起來,作風硬起來,能力提上去,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更有力。魯山還打破以行政區域設置黨組織的傳統方式,把黨支部建在産業鏈上,以黨建促産業,以産業帶民富。

  黨建不僅做實,更要走深。縣委認真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採取集中、專題、分散等方式學習理論知識,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工作,推動實踐,用生動的典型、鮮活的事例引導人、鼓舞人,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縣紀委監委還打通執紀監督“神經末梢”,堅持在“四個全覆蓋”上集中發力,加強紀律監督,用好“四種形態”,為高品質黨建發展提供堅強紀律堡壘。

  打造“主力軍”,築牢“主陣地”,挺起“主心骨”。魯山縣縣長李會良説:“如今脫貧攻堅戰場上,很多幫扶幹部都成了群眾家的‘親戚’‘常客’‘老熟人’。”

  2

  延鏈條強支柱 産業發展挺“脊梁”

  霜降剛過,魯山縣董周鄉蔡莊的果樹種植戶就在五里嶺上忙起來。正在果園疏枝的顏滿倉告訴記者,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幫助下,他靠種梨樹,順利脫貧。而像他這樣,通過産業脫貧的困難戶,在五里嶺這一帶有300多戶。

  十年前,五里嶺還是個荒石坡,如今卻變成了花果山。這得益於産業扶貧。沿著242省道,魯山發展起蜿蜒30公里的特色經濟林長廊,覆蓋了董周、庫區、觀音寺3個鄉38個行政村。區域內種植酥梨、血桃、石榴等各類果樹5.6萬畝,年産值達1.3億元,帶動近700戶群眾脫貧致富。

  脫貧攻堅,産業當先;産業脫貧,關鍵精準。從平原到丘陵,從淺山區到深山區,魯山縣因地制宜、因地施策,將全縣劃分為七個産業區域,“量身”打造了七條脫貧産業帶。

  東部平原力推循環農業,通過佳尚農業、豫堯農林等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軟籽石榴、迷迭香等高附加值經濟作物;西部山區主打旅遊,對“山、佛、湯”景區提檔升級,遊人絡繹不絕;北部丘陵發展傳統的柞蠶養殖和絲綿加工,帶動就業兩萬餘人;中部地區依託緊鄰城區地理優勢,服務業蓬勃發展;東北部鄉鎮利用荒坡荒地,實現光伏電站村村寨寨全覆蓋,5500戶貧困戶受益;西北地域瞄準畜牧養殖,提供就業崗位100個,帶動3023戶貧困戶。

  與此同時,魯山縣依託146個精準扶貧産業基地,形成了土地流轉得租金、資金入股得股金、基地務工得薪金、委託經營得酬金、超産經營得獎金、訂單種植得售金等“六金”産業扶貧模式,讓大多數貧困群眾實現産業收益“疊加”,帶動全縣2.5萬人穩定脫貧。

  “脫貧攻堅,産業發展是第一要務。”魯山縣委書記楊英鋒説,只有産業發展了,才能實現貧困群眾的穩定增收;只有産業發展了,才能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只有産業發展了,才能更好地促進縣域經濟和鄉村經濟發展。

  為此,魯山縣主要領導挂帥出征,大員上陣靠前。縣委書記楊英鋒親自安排部署,對産業脫貧指方向,明重點,理思路。縣長李會良經常深入一線,掌握進度,了解情況,為産業順利發展破難題。

  3

  提檔次塑亮點 全域旅遊譜新篇

  當下雖是旅遊淡季,但魯山縣四棵樹鄉張溝村遊客絡繹不絕。“這兩年,俺家的農家樂生意好得很,一年下來掙個十幾萬元不在話下。”村民許坤牛説,開辦農家樂後,不僅脫了貧,還蓋了新房,買了小轎車,小日子是越過越好。

  在魯山,靠旅遊發展農家樂、增加收入的群眾還真不少。據了解,全縣建成農家樂旅遊接待服務區30余處,農家賓館1000余戶,從業人員萬餘人。

  魯山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旅遊資源單體2378個,佔河南省的6%、平頂山市的56.6%。按照“旅遊興縣”戰略,魯山把旅遊作為引領第三産業、強縣富民的支柱産業來培育。發展全域旅遊,加快堯山、大佛等重點景區提檔升級步伐,著力打造“佛、山、湯”精品旅遊園區。同時,創特色、塑亮點,建設了畫眉谷、龍潭峽、秘洞等一批特色精品景區和墨子古街、堯山花海、大峽谷漂流、森海灣、堯山滑雪樂園等一批新興旅遊項目。

  春賞山花、夏戲碧水、秋觀紅葉、冬浴溫泉,魯山旅遊品牌越叫越響,一塊塊金字招牌紛至遝來,魯山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南省鄉村旅遊示範縣”,該縣堯山鎮東竹園村被評定為“河南十佳美麗鄉村”,四棵樹鄉張溝村榮獲“河南省鄉村旅遊示範村”稱號,林豐莊園、玫瑰谷榮獲“河南省鄉村旅遊示範休閒農莊”稱號。

  4

  植新綠治污染生態優先促轉型

  生態建縣,綠字當先。近年來,魯山縣堅持生態優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推進生態林業建設,構築生態綠色屏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高縣域環境品質。

  該縣以擴大造林面積、提升造林品質為重點,實施了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和經濟林建設等一系列工程,並參與了中德財政合作河南省農戶林業發展項目和林業生態省建設工程。據了解,目前全縣經濟林面積達36萬畝,建成核桃、酥梨、石榴、藍莓、桃等十大經濟林果基地,産值達10億多元,6000多戶群眾依託生態林業走上致富路。

  在城區綠化上,魯山突出城市森林網絡建設,打造一道道“水清、岸綠、景美”的宜居景觀帶,推廣混交模式造林,城區各種綠化苗木錯落有致、俯仰皆是。

  對破壞森林資源活動,魯山嚴懲重罰,維護野生動植物的多樣性。推行森林防火目標管理體系,層層落實責任,定期開展防火演練及檢查活動,連續18年無重大森林火災。

  增綠與護綠並重,建設與防治並舉。該縣強力推進大氣污染防治“三治本,三治標”工作,加快推進工業深度治理,靶向治理揮發性有機物;開展城市清潔行動,加強各類工地監管和道路揚塵治理;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市定目標任務。

  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堅持抓當前與謀長遠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緊盯重點領域、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水環境品質逐年好轉。全省控地表水責任目標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市控地表水控制斷面綜合達標率提升至84%。

  既要保護生態,又要經濟發展。圍繞全縣經濟發展大局,魯山積極推進産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嚴把項目建設産業政策關、佈局關、污染物排放總量關,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産業。中民新能磙子營鄉光伏扶貧項目、軍昊辛集鄉光伏發電項目等一大批新能源項目紛紛落戶魯山。

  此外,魯山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積極推進生態示範村創建,目前已創建4個省級生態鄉鎮、30個省級生態村、49個市級生態村,313個行政村基本達到“三無一規範一眼凈”標準。該縣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園林縣城”“河南省林業生態縣”等稱號。

  5

  善挖掘重傳承文化鑄魂産業興

  金秋十月,魯山仙女織工貿有限公司迎來了日本、法國、德國等國外客商。公司負責人買志遠介紹,客人們是聽説“仙女織”純天然手工絲綢花樣新,質地好,專程前來參觀、考察、洽談。

  近年來,魯山縣委、縣政府大力實施文化強縣戰略,把保護、振興傳統工藝作為建強文化産業、建設文化強縣的重要舉措,把傳承發展絲綢、花瓷等傳統特色文化産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促發展的重要抓手,謀劃實施了“絲綢源頭、家紡之都”“名窯之鄉、花瓷之都”等文化産業品牌建設,初步走出了一條由政府引領、市場主導的集文化研究、工藝開發、産品研發銷售等於一體的傳統産業振興之路,傳統工藝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以傳統工藝為基石的相關産業發展初入正軌。

  目前,魯山有河南靖焜實業有限公司、河南省偉富實業有限公司、仙女織工貿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和魯山縣瓦屋鎮李老莊村岳石頭家手工作坊等絲綢産業,生産的絲織品已遠銷我國深圳、香港、澳門和日本等,深受顧客青睞。

  在傳承花瓷製作技藝方面,魯山成立花瓷技術研究所,復原出了魯山花瓷製作技術,填補了我國陶瓷研究領域的一項空白。引進深圳王牌智庫公司,對全縣文化産業發展進行全方位把脈問診,聘請北京知名設計院在縣城東部規劃設計“花瓷小鎮”項目,該項目被列入平頂山市“十三五”十大重點文化産業項目。

  東風浩蕩滿眼春,跨越發展正當時。闊步在新時代的奮鬥征程中,勤勞智慧的魯山人民正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開拓進取,趁勢而上。

  縣委書記楊英鋒滿懷信心地説,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市委決策部署,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大力實施“生態建縣、旅遊興縣、農業穩縣、工業富縣、文化強縣、依法治縣”六大戰略,聚焦農村、城市、景區“三大戰場”,決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環境治理等“十大戰役”,打好主動仗、實現新作為,奮力建設生態宜居、富裕文明、平安幸福新魯山,為中原更出彩增添“濃彩”。(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宏怡 通訊員 師紅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