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日報訊:記者從昨日在鄭州舉辦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3月8日(農曆二月初二)至4月7日(農曆三月初三),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週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活動將在週口市淮陽縣舉行。屆時,華陰老腔、安塞腰鼓、少林功夫、青海花兒、海城高蹺、蒙古長調、昌黎地秧歌、藤縣獅舞、絳州鼓樂等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非遺項目將在淮陽組團亮相。
據介紹,本次展演以“保護文化遺産 延續歷史文脈 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共邀請陜西、青海、河北、四川、內蒙古、安徽、廣西、山西、遼寧、河南等省、自治區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非遺項目參與,分6場對各省展演類項目進行集中演出。同時,以當地民間藝術隊伍為主的巡遊活動貫穿整個廟會始終,與遊客互動,使遊客零距離感受當地民俗文化的魅力。除了動態展演、巡遊,來自全省各地的傳統技藝類為主的非遺項目也將齊聚淮陽羲皇文化廣場,豐富活動內容。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頭戲,本次非遺展演時間為3月8日至3月15日,6場展演內容以10個省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表演類項目為主,主要表演形式有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曲藝等。據了解,共有35個非遺項目參加展演活動,其中世界級項目3個、國家級項目18個、省級項目5個、市縣級項目9個。其中,世界級非遺項目有《京劇——孫悟空大鬧天宮》《蒙古長調、呼麥、馬頭琴——原野之韻》《青海花兒——尕妹是才開的山丹花》,令人期待。
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始辦于2010年,今年是第十屆,主辦方立足於歷年活動成果,秉承“活態傳承、活力再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將本屆活動辦成小結式、慶祝式、高層次的展演活動,為河南旅遊發展注入更優質、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內容,同時發揮旅遊業的獨特優勢,為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促進文旅深度整合。
據悉,“中原古韻——中國(淮陽)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活動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保留的37個省級年度品牌文化活動之一,目前已成功舉辦了九屆。(記者 秦華)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