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糧臺出土的陶鳥
平糧臺出土的刻符陶紡輪
平糧臺出土的陶甗
陶質排水管道
門衛房
平糧臺大型土坯排房遺址
平糧臺航拍全景照片
一個半殘的黑衣陶紡輪(先民紡織工具),帶我們回到4300年前的舊時光。
陶紡輪是厚重的黑褐色,上有點點綠斑,本為圓形的器物殘剩一半,像半個玉璧。其上,有白色清晰的刻畫符號。
張志華,淮陽縣平糧臺古城遺址博物館第一任館長,在這裡他工作了17年。他清晰記得發現陶紡輪的經過:“2006年5月23日,我帶著專家去平糧臺遺址考察,遺址東北部龍山文化層斷壁上,我發現了它。”“這個陶片一‘字’抵千金,之前從來沒見過。”
帶“字”的陶紡輪,很快被送到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李學勤手中。李學勤撰文稱:“使我極其驚訝的是,紡輪上的符號可謂非常清楚的卦象,是離卦。”他又稱:“淮陽自古傳説為伏羲所都,伏羲畫卦之説膾炙人口,陶紡輪剛好出土于淮陽,確實是發人深思的。”
陶紡輪出土地平糧臺,位於淮陽縣城東南4公里大朱莊村西南部,東臨新蔡河,是中國最早發現並確認的史前城址之一。曾激發了中國考古學界關於文明和國家起源等問題的討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考古學大家石興邦認為:“平糧臺古城的發現,是考古上的重大突破。”
哈佛大學張光直教授主張:“平糧臺城門口有門衛房,有銅渣和陶排水管道······看來三代時期(夏商周)城市型聚落龍山晚期已具雛形。”
1988年,平糧臺古城遺址被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列入《大遺址保護“十三五”專項規劃》名單。
自1979年到1989年,它曾持續大規模發掘過10年。新的發掘週期是2014年到2030年。持續不斷發掘中,它不斷給世人新的驚喜。
◎開城市方形建制先河
一圈紅磚低矮圍墻,圍起了方形的平糧臺古城遺址。進大門右手邊,是一座狹長的南北向延伸的紅磚單體建築,門頭上寫著“平糧臺遺址博物館”幾個大字。館內陳列著部分平糧臺出土文物。平糧臺古城遺址博物館副館長鄭大勇説:“博物館新館正在籌建中。平糧臺出的東西太多了,博物館面積再大一倍也放不下。”
除了博物館,就是遺址區。乍看上去,遺址區就是一大片曠野地,有坡度不大的起伏,地面長滿野草。初春的低溫天,曠地野風勁吹。
遺址區細細看來,還是有清晰區分的。發掘現場展示區,上面架設著遮雨棚。等待回填的新發掘區,全區域都覆蓋著塑膠布和草苫子。已回填的發掘區,比如排房區和房屋基址區,會立上標牌,簡要記載發掘情況。
古城遺址的南北城墻中段,各設一座城門,兩門相連基本上縱向中分城址,儼然是中軸線了。
這個中軸線,與正北方向,偏差僅六度。
我們先來到南門,順南門向北,沿一條紅色陶磚小路走到北門,北門已無城門遺存,兩道土堤中間是個巨大豁口。南城門北城門直線距離185米,步行縱穿全城,不過十余分鐘。
整體上看,城址規模不大,它平面呈正方形,城內使用面積共計3.4萬平方米,若包括外側城壕,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
繼它之後,河南又陸續發掘了一些龍山城址,比如登封王城崗新發現的大城面積達30余萬平方米,新密新砦城址也比它大。但它發掘時間早,是中國最早發現並確認的史前城址之一。
此地距嵩山主峰有200公里,地勢降至海拔40米左右,潁河平原一馬平川,斜向東南,城址就坐落在潁河北的一處低丘上。
這座城,正方形的城址規劃開了我國古代城市方形建制的先河,此後,(長)方形幾乎成為中國歷史上城市建設規劃的一個根本思想和原則。它因此被稱為中國方形城的“鼻祖”。“在所有已發現的方形城址中,淮陽平糧臺是最規整的一個。這樣的地形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按既定設想進行平面設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許宏撰文稱。
它有中國最早的“門衛房”,中國最早而且獨一無二的公共排水設施。
遺址南門處地面上,可看到白線框出的兩間門衛房位置,“門衛房大小7平方米,兩座門衛房兩門相對,地面火燒硬化,屋角有灶臺,兩房之間有1.7米左右寬的小路。房屋最早用土坯壘砌,平時應有衛兵把守,門禁森嚴,表明這是一處重要場所。”鄭大勇解釋。
南門中間路土及附近城墻下方,敷設有三組(六根)陶質排水管道,每組排水管道皆有坡度,城內有進水溝或洼地,城外通過溝渠排向外側壕溝。穿城墻向外排水的管道,裝飾著籃紋、繩紋、方格紋,兩端有子母口,節節套合,構思精巧。這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設計製造最為先進的史前排水系統。
考古人員發現,三組排水管道,分多次敷設。考證發現,平糧臺古城使用到晚期,城內有內澇,淤塞了排水管道,以致要拆毀部分城墻排澇。洪水過後,補上缺口再次敷設排水管道。
“這一動態的築城、排澇、修補、維護過程,形象展示了平糧臺龍山時期居民的智慧和生活場景。這應該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公共排水設施。”河南省考古專家曹桂岑説。1979年到1989年,他是平糧臺考古發掘主持人。
遺址內還發現10余處建築,大多是用土坯壘砌的長方形連間式排房,都是東西向排房,房屋門都朝南,十分規整,有的建於一米高臺上,房間有回廊,房子有夾墻,保暖防潮。許宏分析“這樣的建築已相當壯觀”。
城內還發現有陶窯,出土過冶銅渣土,還有埋葬牛的祭祀遺跡,反映了一種層級較高的聚落生活。
◎挖土挖出驚世大遺址
平糧臺遺址一經發現,引發海內外學者關注。它是一處什麼性質的所在?
有學者認為,平糧臺古城遺址為尋找太昊故墟宛丘提供了重要線索,此地很可能是太昊伏羲之墟、炎帝神農之都的古宛丘。
羅泰教授是從事中國考古學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他推測平糧臺應是一處享有特權的地方,一處有意興建的“門禁社區”,貴族階層借此有意把自身及其活動,從與大眾的衝突中分離出來。
平糧臺遺址被發現,十分偶然。
此地,相傳是《詩經》講到的古城宛丘,《詩經》中《陳風·宛丘》描述:“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是個有浪漫的美麗愛情故事的地方。
到了戰漢時期,作為平原上罕見高崗,此地變成王公貴族墓葬區。平糧台東側四五百米是新蔡河,這是條運糧河,運糧船隊走到這兒,會在此裝卸糧食。作為糧食中轉站,宋代稱這兒為儲糧臺,民間叫平糧臺。後來老百姓附會為包拯陳州放糧的地方。
1977年,相關部門搞文物普查,在此發現一把青銅劍,考古專家曹桂岑將劍的銘文摹出,寄給李學勤,李學勤鑒定為越王劍。之後在平糧臺又發現多把珍貴越王劍。1979年,淮陽大朱莊村民建了七個磚窯取土燒磚,大量墓葬出露,農民拿青銅器換東西沒人要,要砸成碎銅塊賣廢品。平糧臺的搶救性發掘,迫在眉睫。
為做好平糧臺的保護性發掘,河南省首屆文物幹部訓練班在此開班,被稱為“河南考古界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們在此地實習了4個月,發掘了一批重要的楚漢墓群,出土了錯金、錯銀越王劍,巴蜀劍,玉璧等數千件文物。直到這時,人們仍認為它就是個埋藏豐富的墓葬區。
1979年9月8日,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
秋雨綿綿,地下水位上漲,因幾座古墓積水無法發掘,曹桂岑臨時改了發掘點,選地勢較高、沒積水的平糧台東南部和西南部發掘。發掘一個灰坑時,出現長方形、斷面花土、分出許多均勻小層的東西,這是什麼?時逢著名考古專家安金槐來工地,他很肯定地説:“這是土坯。”
土坯的出現,是先民建築技術的一大進步。很快地,平糧台東南部發現了三排建於夯土臺上的土坯建築。
曹桂岑認為,有了夯土技術,此地先民就能築臺,能築臺,就能築城。難道這座土臺子,是座龍山文化古城址?
城墻就這樣發現了。最終發掘出的城墻底部寬13.5米,上部寬8至10米,殘高3.65米。
1980年,考古人員在西墻和南墻開了兩條探溝,後又開了8條探方。為找到城墻缺口(城門處),工作人員在南城墻正中開一個探溝,發現了陶質排水管道,“灰色,陶質較厚,上拍印繩紋。”曹桂岑回憶。再向南發掘,開一個探方,兩個門衛房出現了,又出現了新的陶質排水管道。
因為平糧臺挖土燒磚不止,它的保護迫在眉睫。曹桂岑進京彙報,去國家文物局爭取保護經費。“彙報後僅僅過了12天,國家文物局批復了10萬元保護經費,國家將土地全部徵購,平糧臺遺址得救了。”曹桂岑回憶稱。
◎神秘的車轍印
平糧臺現已進入第二個發掘期,仍在持續取得豐碩成果。在平糧臺遺址現場,由現在的發掘隊所建的文物保護室,裏面儀器配備齊全,工作人員正忙碌工作。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現任發掘隊長曹艷朋説:“我們改變以往依託單位實驗室進行文物保護的模式,在發掘工地建立文物保護室,配備專業文保人員,將保護工作前置至發掘工地,有效解決了文物保護的時效性。”
平糧臺遺址當下的考古工作,採用多學科交叉研究模式,開展包括考古年代學、古人類學、同位素分析、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環境考古、景觀考古和成分分析等方面的合作研究,各項工作均有專人負責,有序推進。他們召開學術研討會,組織“龍山時代的中原——以墓葬為視角學術研討會”。還在河南博物院舉辦“手鏟釋宛丘——淮陽平糧臺遺址考古發現成果展”。
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在全國找考古基地,平糧臺有房有城址有墓葬,符合要求,2016年,此地成為北大學生的考古實習基地。“北大文博學院學生三年來實習一次,實習生是大三學生和部分研究生,來此實習半年,回去寫論文。工地給每個實習學生開個5米×5米的小方,配兩個民工進行發掘。”鄭大勇説。
新的發掘時期裏,新發現多多。
工作人員發現,古城外存有龍山晚期環壕,週邊壕溝寬度一般在25米以上,南門外壕溝寬度明顯變窄,初步推測,可能是因為此處正對進出古城的南門,為方便跨越壕溝,有意將壕溝變窄。這體現了古代先民科學的規劃意識。
2011年,工作人員做遺址周邊遺存調查,發現平糧臺古城遺址周邊存在一個同為龍山文化時期與城址相關的約50萬平方米的大型遺址臺地。
工作人員新發現了多組排房,更多的陶水管道、陶水井等。還發現了層層疊壓的龍山文化時期的道路,至少可以分為四期道路。第二期道路墊土中,發現一片玉冠飾片狀殘片,透雕,表面平整。它的發現,是平糧臺重要價值的又一佐證。
除此之外,還發現了龍山文化時期多座墓葬。
更為驚人的是,2015年,發現了疑似“中國最早的車轍痕跡”。
城內南部偏西位置,工作人員發現有碎陶片鋪墊的龍山文化時期道路,已發掘探方暴露的部分長約4.4米,寬約3.25米,局部保存相對較好的路面之上,有四條疑似車轍的痕跡,其中一條比較明顯。之後,北大文博學院專家到現場察看,從形態各方面觀察,基本認可是車轍遺跡。
“如果能確認這些痕跡確係龍山文化時期的車轍,那將把我國用車的歷史由二里頭文化二期,提前到距今4300年左右的龍山文化晚期,將我國古代用車歷史向前追溯了幾百年,學術價值很高。”曹艷朋説。
文明形成的四要素,是城市、文字、青銅器和大型宗教禮儀型建築。考古專家李伯謙教授所著《感悟考古》一書中認為:“淮陽平糧臺城址門衛房、大型殿址和陶排水管等設施的出土,如果不是國家産生的象徵,又該作何解釋?”
許宏認為:“以平糧臺為代表的早期城市是在大規模的社會改組和重建中誕生的,匯集諸種代表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最高水準的文明要求於一處,是具有權力中心性質的高級聚落形態。這一時期的城市具有規模小、獨立性強、存在時間較短、城鄉分化不甚明顯等特點,呈現出城市初期所特有的面貌。”
平糧臺遺址發掘中持續的收穫,給人們不斷帶來驚喜。籠罩在這座古遺址上的諸多謎團,將會逐步被揭開。(記者 張冬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