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投融資能力 把鄭州建設成為區域性現代金融中心

2019-06-20 09:46:45  來源:大河報  責編:劉徵宇

  經濟發展,金融先行。把鄭州建設成為現代區域性金融中心,是建設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課題,也是提高投融資能力、促進河南從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跨越的必然要求。

  如今,這一課題正在“破題”。

  6月18日,中國社科院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研究院召開“鄭州建設現代區域性金融中心課題研討會”,發佈了《鄭州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設思路研究》課題報告,針對鄭州市人民政府的委託,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在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社科院的眾多專家以及來自河南省、鄭州市金融方面的政府官員紛紛為鄭州金融業的破局出謀獻策。

  建區域金融中心鄭州應發力

  “金融是現代市場經濟的靈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應當有與之相匹配的金融市場,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各類生産要素聚集。”課題組負責人、中國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表示,目前,除了我省和雲南沒有出臺專項的十三五金融規劃,其他各省都已經出臺了金融規劃,包括各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等重要城市。各地的金融規劃都指向一個目標:建設不同層級的金融中心。

  在何海峰看來,瞄準建設金融中心的城市中,鄭州擁有國家級的平臺——鄭商所,這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優勢,應當充分利用。

  除此以外,在何海峰看來,鄭州應該僅僅抓住國家賦予鄭州的國家糧食生産核心區、中原經濟區、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河南自貿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國家戰略規劃獲批實施的歷史機遇,鞏固提升金融産業既有優勢,建立符合實體經濟需求和金融發展趨勢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打造與國家商都相匹配的區域性現代金融中心,具體做法上如打造全國重要的商品期貨交易與定價中心、全國重要的航空金融服務中心、全國重要的農村金融改革試驗區、全國重要的金融後臺服務中心、全國重要的區域性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等。

  研討會上,鄭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把鄭州建設成為區域性現代金融中心,既是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迫切需要,也是增強鄭州競爭力和輻射力、推動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2019年度,鄭州市人民政府委託中國社科院鄭州研究院開展的四項課題中,其中就包括鄭州區域性現代金融中心建設思路研究。

  錯位競爭把握“區域性”和“現代性”

  當前,前有京滬深等老牌金融中心,後有成都、西安、武漢等諸多兄弟城市發力金融中心建設,鄭州如何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水準發展路徑?

  課題組認為,建設金融中心要做到速度和品質兼顧,實現高品質發展,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把握“區域性”和“現代性”,要進行錯位競爭。

  從現有優勢來講,應圍繞鄭商所做好優勢文章,加強人才培養與智庫建設,在高校加大期貨相關的課程建設。同時,可以從金融信息化入手,在科技金融創新等領域找到自己的獨特發展路徑。

  “現代性來講,科技金融是一個新領域,新領域就不存在前期積累優勢,大家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何海峰説,鄭州地處中部,有區位優勢,金融市場又比較成熟。目前,地方政府從政策上也開始發力,像基金島、智慧島等都具備了比以往更加開放的政策優勢。抓住這些,完全有機會跟其他兄弟城市對標一下。

  課題組建議,在發展科技金融的過程中,鄭州應當儘快建立包含多種金融工具的多元融資渠道,加強科技金融産品創新;加大力度開發與科技企業相適應的金融創新産品,構建豐富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

  規劃引領省級層面應完善政策

  省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孫新雷表示,目前,鄭州區域金融中心的建設雛形已具,現在則是如何在高品質發展上做文章。

  孫新雷認為,鄭州要想迅速崛起為現代區域性金融中心,亟待破解金融外向度低;金融科技發展滯後;金融創新發展政策缺乏;直接融資偏低、信貸依賴度過高等諸多現實問題。

  另外,在與會專家看來,作為GDP總量破萬億,常住人口破千萬、人均生産總值突破10萬元的國家中心城市,鄭州需要更大的發展空間。

  孫新雷認為,鄭州應儘快“撤縣成區”,至少要將周邊的幾個縣包括在內,擴大城市建面,放大發展空間,為中心城市建設提供空間支撐。

  除此之外,孫新雷還呼籲在鄭州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同時我省應當儘快從省級層面制定完善的金融發展戰略和規劃,為各地金融行業發展“提綱挈領”。(記者 李一川 通訊員 李冰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