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鋪開高品質發展新天地

2019-07-11 11:13:39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劉徵宇

【房産-圖片】鶴壁鋪開高品質發展新天地

  鶴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加快現代農業産業發展,高標準建設建業綠色基地 張志嵩攝

  日前,省自然資源廳下發《關於開展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試點工作的通知》,按照“一張藍圖保發展、一體共治建生態”的總體思路,確定將鶴壁、洛陽、長垣等市、縣作為全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試點,這是省級層面對鶴壁市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重要肯定。作為全國首家國土空間優化發展實驗區,近年來,鶴壁市根據城市轉型發展步伐自發開展國土空間規劃探索,先後總結出“多規合一”“雙評價”“統籌‘三區三線’規劃”等經驗做法,有效推動了節約集約用地、國土優化開發、城鄉區域協同發展,讓這座傳統資源型城市煥發出新的活力。

  規劃先行

  破解城市發展空間難題

  每一個老鶴壁人或許都記得:鶴壁的主城區曾經歷過三次變遷,從最早的鶴壁集到如今的淇濱區,直線距離達35公里,空間變遷的背後印證了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轉型。

  鶴壁因煤而建、因煤而興,近半個世紀的煤炭開採形成大範圍的塌陷區,使城市發展受到嚴重制約,這座老工業基地的煤炭收入一度佔據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迫切期盼著城市規劃的調整和優化。

  “1957年建市以來,國土空間的持續開發利用有力促進了鶴壁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伴隨改革,耕地減少過快、資源開發強度大、環境問題凸顯、空間結構不合理和空間利用效率低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勢在必行。”鶴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段東宏告訴記者。

  轉型發展,規劃先行。為解決産業發展不均衡、城鎮發展無序擴張、多規重疊交叉等問題,2014年鶴壁市與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合作建立了全國首家國土空間優化發展實驗區,聯合編制了全國首個地市級《國土空間優化開發格局規劃綱要》。

  在自發探索階段打下的良好基礎上,鶴壁市積極爭取國家國土空間規劃試點,于2018年與省國土資源調查規劃院和省城鄉規劃設計院聯合編制《鶴壁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下稱“《規劃》”),形成了專題報告、信息平臺建設等一系列試點成果。

  “沒有空間規劃作為指引,再好的發展思路也難以實現。《規劃》符合中央要求、契合鶴壁實際,為鶴壁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促進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具有重要意義。”在5月召開的《規劃》編制情況彙報會上,鶴壁市委書記馬富國如是説。

  這份全國首個地市級國土空間規劃,結合了鶴壁全市資源稟賦條件、發展實際及區域特色,對國土空間進行了主體功能區劃分——西部山區定位為生態保護主功能區、中部城區定位為城市建設主功能區、東部平原區定位為農業發展主功能區,在“三區”基礎上又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線等“三線”。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要求,鶴壁市共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約91平方公里,約佔全市總面積的4.2%;劃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913.73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42.69%;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線260.37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2.16%。“三線”按1:10000比例實現精準落地,統籌劃定生態、農業和城鎮“三類”空間,為國土空間全域管控奠定了良好基礎。

  “近幾年來,通過共建國土空間優化發展實驗區,有效促進了高品質發展城市建設,經濟指標平穩增長,産業結構更加優化,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城鄉面貌不斷改善。”鶴壁市副市長劉文彪表示。

  多規合一

  構建協調發展空間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推出的各類空間性規劃,在支撐城鎮化快速發展、促進國土空間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規劃類型過多、內容重疊衝突,地方規劃朝令夕改等現象。如何破解城市發展中的規劃衝突,一直是一個難題。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鶴壁市積極探索“多規合一”改革路徑,充分吸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試點工作經驗,融合各類專項規劃內容,最終形成了全域“一張底圖”和“一個平臺”。

  “在試點過程中,我們將空間規劃編制、用途管制實施、信息平臺建設‘三位一體’統籌協調推進。如果説規劃編制的主要任務是劃定‘三區三線’,用途控制是監督實施‘三區三線’,那麼平臺建設則是對規劃的監測、評估、預警,並實現‘一張圖’的信息化操作。”段東宏告訴記者。

  除此之外,鶴壁市在規劃實踐中還創新性開展“雙評價”——圍繞生態保護、農業生産、城鎮建設等不同功能指向,開展土地資源、水資源、環境、災害等單要素評價,綜合單要素結果進行集成評價,劃分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等級;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集成評價為基礎,綜合考慮生態斑塊集中度、地塊連片度、城鎮建設條件和城鎮供水條件等因素,開展國土空間適宜性評價,為國土空間格局優化提供了科學支撐。

  通過空間規劃和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探索實踐,鶴壁以“三區三線”為載體對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環境保護、國土綜合整治和保障體系建設等作出總體部署,涵蓋經濟發展、社會人文、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等4個方面、27個類別,有力推動了資源型城市轉型和均衡、協調、可持續發展。

  ——産業轉型步伐明顯加快。空間規劃將轉型發展作為鶴壁市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明確以創新驅動為引領,促使“互聯網+”、新型物流等新業態快速發展。第三産業的比重由2014年的18%提高到28.2%,高新技術産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3.8%提高到31.6%,煤炭行業佔工業比重由19.8%下降到6.1%,資源型産業偏重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城鄉發展趨於協調。堅持推進全市城鄉一體化發展,大力推進中心城區、縣城、重點鎮和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8.76%,主城區建成面積增加到72.16平方公里,城市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中心城區帶動、協調聯動能力持續提升。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以海綿城市建設和園林城市建設為抓手,擴展城鎮綠地、水系,努力實現青山常在、綠水長流,山水相望、林河相間。目前,鶴壁森林覆蓋率達到32.6%,城市綠化覆蓋率39.91%,淇河水質達標率100%,實現了由“煤城”到“綠城”的轉變。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鶴壁發展的戰略定位,聚焦‘兩個高品質’建設,統籌考慮《規劃》與重點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規劃的融合銜接,完善提升《規劃》內容,推動編制工作提質提速,加快形成國土空間規劃‘鶴壁模式’,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鶴壁市委書記馬富國表示。(鶴壁觀察記者 郭戈 秦川 本報通訊員 豐富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