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龍頭”鄭州展現新作為 開啟對外開放新征程

2019-07-26 10:30:47  來源:鄭州晚報  責編:劉徵宇

【要聞-文字列表】【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昂“龍頭”鄭州展現新作為 開啟對外開放新征程

  全省對外開放大會奏響了我省以更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的集結號。大會召開後,全市各(縣)市區、開發區幹部群眾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方式了解大會盛況,深切感受開放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群眾生活水準提升産生的巨大影響。

  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大會精神,進一步提高站位、創新思路,以更大決心、更強信心、更有力舉措,做強“脊梁”,擦亮名片,昂起鄭州“龍頭”,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展現新的擔當和作為。

  以更大作為展示對外開放新形象

  市委常委、航空港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馬健表示,河南對外開放大會對我省推進高水準開放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進行了深刻闡述,再次吹響了我省高水準對外開放的號角,是河南實現下一個跨越的必然選擇。作為全省對外開放的“龍頭”,航空港實驗區將始終堅持開放引領,全力推進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國際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全力推進聯通全球、服務全國、領先內陸的開放體系建設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産業基地建設。聚焦智慧終端及新型顯示、智慧網聯和新能源汽車、智慧裝備、生物醫藥、航空製造和服務五大先進製造業集群與航空物流、電子商務、文旅商貿三大現代服務業集群培育,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互為支撐、相互促進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為中原更加出彩擘畫亮麗主色

  “對外開放一直是鄭東新區建設發展的主色、主基調,學習貫徹全省對外開放大會重要精神,需要我們以更大的力度推進高水準開放,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先導區、示範區、核心區建設,以變應變、變中求勝,實現高品質發展。”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牛瑞華表示。

  鄭東新區金融島是我市面向世界金融中心的橋頭堡。河南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郭枋表示,作為龍湖金融島的承建方、建設者,將以貫徹落實此次大會精神為契機,緊緊圍繞將龍湖金融島打造國際化區域金融中心的目標要求,確保項目建成後完美呈現金融島規劃之初的功能定位、業態佈局、建築風貌和交通組織,增添中原更加出彩的亮麗主色。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洋表示,以貫徹落實此次大會精神為契機,經開區將充分發揮國家級經開區的對外開放平臺作用,完善對內合作平臺功能,拓展對內開放新空間;加強對外合作交流,打造國際合作新載體;完善體制機制建設,依託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鄭州經開綜合保稅區等眾多國家級戰略優勢,持續優化投資營商環境;持續提升開放型經濟水準,構建全方位、高水準對外開放新格局。

  依託對外開放實現高品質發展

  中原區委副書記、區委辦主任杜建強表示,中原新區是中原區高品質發展的主戰場,將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依託規劃調整和産業佈局,對可開發利用土地資源進行重新梳理,著重圍繞研發、醫療等産業,以“産業+片區”模式進行包裝和洽談。堅持“引資+引技+引智”並舉,以“四力”型項目為目標,不斷加大意向項目的對接跟蹤力度,促進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

  管城區廣大黨員群眾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增強擴大對外開放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以開放助推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形成文化博覽、休閒娛樂、旅遊商業為帶動的文化旅遊産業集聚、聯動與輻射的立體空間,充分彰顯鄭州作為全國八大古都的底氣底蘊。加快老城更新和新城拓建,掀起商都歷史文化區建設熱潮,奮力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展現新形象、譜寫新篇章。

  把開放亮點變成發展支撐

  “對外開放在中牟社會經濟發展中留下了深刻印記,從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園,到中牟汽車産業集聚區,一張張産業名片都是中牟做強‘脊梁’,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的見證。”中牟縣委書記潘開名錶示,下一步,中牟縣將牢牢把握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東部新城的發展定位,進一步加大開放創新力度,著力補齊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短板,持續加快都市田園新城建設步伐,以“二次創業”的優異成績為“讓鄭州這個龍頭高高揚起來”作出應有貢獻。

  “可以説,鄭州的每一次大發展,都與一次大規模對外開放有關。”新鄭市64歲的文化學者趙憲立説,新鄭市從炎黃文化節到拜祖大典、從龍湖小鎮到科教新城、從小紅棗到“三主三輔”産業體系,由昔日農業縣發展成年GDP過730億,財政收入超68億,三次産業比2.7:51.8:45.5的全省縣域經濟首席,同樣離不開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離不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交易環境。”新鄭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任賀立軍説,新鄭市作為全省縣域經濟首席,將不斷以營商環境的改善推動對外開放,併為鄭州的對外開放貢獻力量。(鄭報全媒體記者 覃岩峰 聶春傑 王譯博 孫志剛 王思俊 盧文軍 林紅 張立/文 丁友明/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