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郟縣渣園鄉黃門村:變廢窯洞為美景

2019-12-04 17:39:54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平頂山市郟縣渣園鄉黃門村是省級貧困村,2017年被評為河南省第五批傳統文化村落。該村屬於平原村,村內屬為半丘陵地形,村落北高南低、錯落有致,特有的地下土質特性,適合挖窯洞居住。目前,該村結合傳統文化村落建設,圍繞古村古韻這一特色,精心打造夢裏老家文化品牌,留住鄉愁。

  該村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和群眾積極性,共同參與村莊環境整治活動,對村內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古井和古樹予以保護,對影響村容村貌的殘垣斷壁、危房和建築予以拆除,引導農戶有序堆放雜物,規範生活廢棄垃圾處理,開展庭院綠化和閒置地內“一園變四園”活動,真正做到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相結合;投資6萬餘元,修復諸葛茅廬,打造諸葛亮文化;對村內古樹周邊進行綠化,在古樹下增設石磨、石凳、石桌等設施;對村內可使用的古井進行修復,設置亭子予以保護,使之真正成為全村百姓的“救命井、團結井和感恩井”,成為在外人員“思鄉井”;結合村內古窯洞遺留較多的特點,對村內4孔古窯洞進行修復,修建窯洞前廣場,打造符合農村生活的扶貧菜園,並平分給貧困戶管理。

  目前,該村往日破舊不堪的老窯洞整修一新。在窯洞前廣場內,遊客興致勃勃地參觀遊覽。與窯洞相呼應的大皂角樹上挂滿了火紅的小燈籠,與古樹相對的古井邊,村民在木亭子下的座椅上休閒地曬太陽、聊天、做針線活......

  “當前,人們對鄉愁和老家的味道十分嚮往,我們抓住這個機遇把村內傳統資源進行整合打造,讓村民切實體會到回老家的味道。下一步,村裏要打造成平原地區窯洞文化,吸引更多的遊客來吃農家飯,住農家屋,體驗農耕生活,同時,結合旅遊發展餐飲業,讓每戶貧困戶利用自家菜園內生産的無公害蔬菜為遊客提供兩道菜,從而帶動貧困戶增收,實現穩定脫貧。”該鄉黨委書記建輝説。(文 孫文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