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果園紅”點亮七里香 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七里溝派出所構建警民共治新格局
2025-05-21 15:54:2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春陽和煦,紅藍輝映。近日,72名佩戴紅袖標的“果園紅志願義警隊”隊員在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七里溝派出所新語社區警務室整齊列隊。這支從社區沃土中生長出來的自治隊伍,以“治安巡邏+矛盾調解+心理疏導”的全鏈條服務,繪就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圖景。

“果園紅”點亮七里香 七里溝派出所構建警民共治新格局_fororder_10

“果園紅志願義警隊”成立

  “我們幾個退休姐妹當初只是幫忙照看樓道,現在居然能參與矛盾調解。”55歲的郭淑平發言時激動地説。這支由12名果園退休女職工自發組織的隊伍,如今在七里溝派出所和新語社區的精心培育下,已發展成為涵蓋黨員、快遞員、物業人員等8類群體的複合型服務團隊,社區治理實現了從“單兵作戰”到“多元協同”的蝶變。

  “三融五聯”:打造基層治理新樣板

  新語社區警務室依託“三融五聯”工作機制,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力量實現陣地融合、隊伍融合、業務融合,讓專業力量與群眾力量産生了“1+1>2”的聚合效應。

“果園紅”點亮七里香 七里溝派出所構建警民共治新格局_fororder_11

義警隊員與社區民警交流工作

  在運行模式上,警務室創新打造“一中心多站點”模式,實現警務室與黨群服務中心在“矛盾調解區”“心理療愈角”等6個功能空間的資源共享。在機制建設上,警務室構建“民警主導、網格員支撐、義警參與”的三位一體工作體系,建立每日“平安晨會”研判制度,推行“數據聯採、風險聯排、矛盾聯調、隱患聯治、平安聯創”五聯工作機制。該機制運行以來,成功化解家庭鄰裡糾紛29起,聯合心理諮詢師干預家暴風險事件5起,通過“糾紛預警臺賬”報送苗頭性問題21條且全部化解,重復報警率下降了63%。

  “我們通過‘三融五聯’機制,實現了治理資源從物理疊加到化學融合的質變。” 七里溝派出所副所長李婧婧指著電子屏上的數據圖表介紹。

  “新語傾聽室”:心靈驛站化解基層矛盾

  在警務室的“新語傾聽室”裏,兩名具有專業資質的義警心理諮詢師正在值班,這裡既是矛盾調解站,更是社區居民的心靈驛站。“新語傾聽室”配備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創新“情緒降溫、溯源調解、跟蹤回訪”三步工作法 ,針對矛盾糾紛的調解,“調解員+心理諮詢師”聯合製定調解計劃,以專業力量緩解當事人對立情緒,從“心”破局,以“理”促和,化解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

“果園紅”點亮七里香 七里溝派出所構建警民共治新格局_fororder_13

義警隊員與社區民警開展反詐宣傳

  4月份,社區義警郭大姐發現,獨居老人張大爺與物業因漏水問題僵持不下,立即啟動“警民聯調”機制,通過3次專業心理疏導,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和解。

  全民共治:人人都是平安建設者

  隨著義警隊的正式成立,七里溝派出所聯合新語社區發起的“晨昏雙巡、移動哨兵、民生月談”三大平安行動同步啟動。義警隊開啟晨昏雙巡,每日早8點、晚7點對重點區域開展聯合巡查。獲得信息便利的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義警隊員化身“平安哨兵”,通過“泉警+”、微信群實時上報異常情況。每月15日由義警隊輪值主持“民生月談會”,集中商議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民生問題。

  “看到民警和‘紅馬甲’一起在社區忙碌,我們心裏特別踏實。”社區居民張先生的話道出了“警民共治”的溫度。豐和園小區的呂女士捧著“零發案獎牌”感嘆:“零發案獎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果園紅”點亮七里香 七里溝派出所構建警民共治新格局_fororder_14

社區民警為零發案社區頒發獎牌

  通過建立“1名民警+1名網格員+N名義警”的工作模式,新語社區實現了非警務事項100%閉環處置,社區警情同比下降42%,群眾參與治理比例從12%躍升至41%,這些數字背後,是“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治理理念的生動實踐。

  “果園紅義警隊的成功證明,新時代基層治理既要科技賦能,更需情感聯結。”王龍所長表示,“我們將繼續深化‘主防’改革,讓更多群眾成為平安建設的參與者、受益者。”(文/圖 李婧婧  劉玉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