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微笑之城”再現大愛 南通如皋市民合力抬車救人彰顯城市溫度
2025-10-22 17:10: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陳小雨責編:李誠

  “來搭把手,一起抬車救人!”10月21日,在南通如皋市的早高峰時段,一名行人被捲入車底而無法動彈。危急時刻,現場群眾自發集結,合力抬起車輛,成功救出被困人員。

  據了解,當日早晨7點58分左右,如皋市城北街道上錦花園小區門口的豐登路上突發一起交通事故,一名電動自行車騎行人員倒地並被捲入了轎車底部無法動彈,情況緊急。

  事故發生後,附近多位市民第一時間上前查看情況。市民高健強在開車上班途經此地時,從後視鏡中發現了有人被困車底,他立即靠邊停車並上前救援。“當時下著雨,被困在車底的人滿臉鮮血,不停地呼救,表情很痛苦,肇事汽車的駕駛員蹲在旁邊不知所措,我想當務之急是先把人救出來!”

  上錦花園門口立崗的保安陸長奇發現這一情況後,通過對講機將小區內正在巡邏的同事全部喊來。“一二三,用力!”聞聲趕來的附近居民、路人、外賣員等數十雙平凡的手緊緊抓住車身,合力將沉重的車輛抬起,被困傷者順利地被移出車底。目前傷者正在醫院救治,沒有生命危險,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合力抬車救人”並非偶然,“微笑之城 大愛如皋”早已深深刻入每個如皋人心中:“中國好人”楊秀鳳四十載守護愛的承諾;泰慕士“愛心媽媽”十六年如一日,以恒溫不變的守護、恒久持續的付出幫扶孤困兒童;3名外賣小哥接力救援、“90後”攤主徐好轉淩晨縱身躍入8米深運河救人……從默默奉獻的道德模範,到凡人善舉的持續涌現,如皋東大街迎春橋畔“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行好事”的楹聯歷經歲月流轉,已從文字符號化為市民的行為準則。正是這些融入日常的溫暖積累,讓人們在危急時刻無需猶豫、無需動員,便能自發凝聚成守護生命的強大力量。

  凡人善舉,點亮城市文明之光;微光成炬,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這份源於文脈、成于日常、暖於人心的大愛精神,將成為城市最珍貴的軟實力,讓“如皋溫度”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文 邱彤 邱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