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0月27日在上海成功舉辦首站活動後,“品非遺風采 賞大美新疆——2025瑪納斯、木卡姆藝術交流和旅遊宣傳推介活動(蘇州站)”于10月29日下午在蘇州新城花園酒店隆重舉行。此次活動不僅是新疆非遺瑰寶在長三角地區的又一次精彩亮相,也標誌著蘇州與新疆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的合作邁入全新階段。
非遺聯姻:蘇新兩地簽署合作協議
下午14時30分,活動在精彩的木卡姆藝術表演中拉開帷幕。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辦公室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正式簽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合作交流戰略協議》。此次簽署的合作協議內容務實,確立了涵蓋“非遺保護互訪、非遺傳承互學、非遺研究共享、非遺發展共創、非遺交流互通”的五大合作機制,為“十五五”期間兩地非遺保護工作構建了長期、穩定、深入的合作框架。這一系統性的合作規劃,被現場嘉賓譽為非遺領域的“強強聯合”。

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非物質文化遺産處四級調研員董燕與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錢軼穎作為代表簽署協議
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二級調研員陸鋒在致辭中談到了自己對新疆的熱愛,他表示,新疆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非遺資源豐富的地方,恰巧在這方面和蘇州有相似性,新疆和蘇州在非遺方面的交流領域是非常寬廣的,前景也是非常美好的。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代表董燕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新疆與蘇州簽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合作交流戰略合作協議》,核心意義在於搭建兩地非遺保護深度合作橋梁,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推動新疆非遺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同時為文化潤疆、旅遊興疆戰略落地提供實踐支撐。
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辦公室主任錢軼穎表示,前幾年蘇州很多蘇繡的傳承人,都會到新疆去做一些培訓,做一些交流活動。現在有了這個合作協議之後,會更深入、更系統的來開展這方面工作。特別是一些年輕的傳承人,希望和不同的非遺資源進行交流,對雙方都會有比較大的啟發,在創意、設計各方面的思路也會更開闊。
文化交融:非遺表演點亮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新疆木卡姆藝術團為蘇州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朱拉》《十二木卡姆》經典片段的優美旋律,《金刀郎》的豪邁奔放,民樂聯奏《崑崙之春》《烏孜哈勒木卡姆片段》的深情演繹,哈密木卡姆片段之女子群舞《花園裏的新娘》的嫵媚多姿,柯爾克孜舞蹈《歡樂草原》用靈動舞姿勾勒的草原風萬千姿態,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圖:木卡姆藝術在活動現場表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演出還與蘇州本地非遺元素相結合,活動現場縈繞著崑曲、評彈的悠揚樂聲,吸引了眾多嘉賓駐足品味,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交融。來自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哈密市、吐魯番市、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區等六個地州的推介代表,通過生動的講述和精彩的展示,將新疆壯美的自然風光與厚重的文化底蘊呈現在蘇州觀眾面前。

圖:新疆喀什地區文旅推介官李江江在活動現場推介
深度合作:五大機制構建保護新格局
根據協議,蘇新兩地將在多個層面開展深度合作:
在非遺保護互訪方面,雙方將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共同開展非遺保護工作的學習、考察和調研活動,加強信息互通,推動合作意向的落實。
在非遺傳承互學方面,雙方將組織非遺傳承人開展互訪互學、異地培訓等活動,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業務骨幹挂職等多種培養方式,提升非遺保護工作隊伍的專業素質。
在非遺研究共享方面,雙方將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聯合開展田野調查和研究攻關,共同申報非遺課題,培養科研骨幹人才。
在非遺發展共創方面,雙方將通過打造傳承人工作室、非遺項目互駐等形式,共同探索創建非遺旅遊街區、非遺景區、非遺文創館等,推動非遺可持續發展。
在非遺交流互通方面,雙方承諾每年至少開展一次雙向展示交流活動,推動館際交流常態化,拓寬非遺援疆渠道。

圖:活動現場,新疆非遺與旅遊攝影展吸引了眾多嘉賓駐足觀看
創新實踐: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的蘇州樣本
近年來,新疆持續推進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已形成多維度發展成果:“喀什民俗非遺主題遊”“伊犁河流域多民族非遺主題之旅”入選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喀什古城“非遺+旅遊”模式獲評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2025年9月新疆非遺館全面開放,全區現有250多家非遺展示場所、107家“非遺工坊”、21家“非遺集市”,為遊客提供互動體驗服務;央視《非遺裏的中國》(新疆篇、和田篇)、《掀起你的蓋頭來——新疆是個好地方》音舞詩畫全國巡演等,用非遺講好新疆故事,擴大文化影響力。
蘇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在非遺保護與旅遊融合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此次合作,蘇州將把在非遺數字化保護、文創産品開發、非遺旅遊線路設計等方面的成功經驗與新疆分享。同時,新疆豐富的非遺資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也將為蘇州非遺保護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靈感。這種雙向賦能、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將成為全國非遺保護領域區域合作的典範。
展望未來:共建非遺保護新高地
此次蘇新兩地的戰略合作,不僅是跨區域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更是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詮釋。通過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兩地正共同探索一條以非遺為紐帶、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路徑,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注入深厚文化力量。

圖:活動現場,新疆非遺與旅遊攝影展吸引了眾多嘉賓駐足觀看

圖:活動現場,新疆非遺與旅遊攝影展吸引了眾多嘉賓駐足觀看

圖:活動現場,新疆非遺與旅遊攝影展吸引了眾多嘉賓駐足觀看

圖:新疆阿克蘇地區文旅推介官古麗比艷·阿不來提在活動現場推介
隨著簽約儀式的圓滿完成,新疆非遺與旅遊推介活動蘇州站落下帷幕。接下來,推介團將帶著天山南北的非遺瑰寶繼續前往廈門、北京,讓更多觀眾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場跨越東西的文化對話,必將為新時代非遺保護事業注入蓬勃活力,共同譜寫“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明新篇章。(看蘇州 記者 范浩江)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