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幹擔當書寫新時代鐵嶺答卷
2022-09-02 10:43:12來源:遼寧日報編輯:黃非責編:邱觀史

  遼寧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遼寧考察調研併發表重要講話,為遼寧振興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鐵嶺市幹部群眾表示,將深刻領會講話所蘊含的豐富內涵,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引領鐵嶺振興發展實踐。

  牢記殷殷囑託,時刻對標對表。鐵嶺市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維護國家“五大安全”、補齊“四個短板”、做好“六項重點工作”、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等重要要求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體現在實際行動上,主動融入“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主動融入“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加快建設美麗幸福新鐵嶺。

  特別是近兩年來,鐵嶺市直面歷史遺留問題,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胸懷,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組合拳”。用改革的辦法,以強有力的措施,破解了一批制約鐵嶺高品質發展的瓶頸問題,提升了公共服務品質,釋放了發展潛力,提振了發展信心。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將所有不動産登記業務壓縮為1個工作日;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開原市入圍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西豐縣被列入第三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創建名單;努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27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部開工,540公里農村公路建設穩步推進……

  今日的遼北大地,一幅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突破口深化改革

  走進鐵嶺市不動産登記中心,顯示屏上有兩行字格外醒目。一行表明瞭要做好服務的態度,“週六週日正常辦理業務”;一行彰顯了為民服務的擔當,“我中心免費提供各項服務,提醒廣大市民拒絕黑仲介。”

  説到做到。鐵嶺市不動産登記中心不僅在休息日正常辦公,遇到特殊情況延時服務、上門服務都是常態。近期,又在全省率先將所有不動産登記業務壓縮為1個工作日。為破解“辦證難”問題,中心的黨員和業務骨幹帶頭進駐小區,挨家挨戶收集材料,逐一解決個性問題,今年以來,已經有59個“不能辦證”小區完成了初始登記,陸續開始辦理不動産權證書。

  以前遇到困難習慣於説“不行”,積累了大量“辦證難”問題;現在是主動破解難題,千方百計幫助群眾把事辦成。

  鮮明的對比,正是鐵嶺營商環境變化的一個縮影。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提出了6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條就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遼寧省推出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

  對於鐵嶺而言,營商環境問題更加突出,國有企業債務、園區閒置資産、公共服務供給、法治化營商環境等發展瓶頸和歷史遺留問題,都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地區發展。

  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在解決突出矛盾問題上下功夫,鐵嶺市將“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上升到重大戰略層面,在全市開展“千名幹部百項攻堅行動”,集中力量解決100項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事情。

  攻堅行動由分管市級領導挂帥、組織實施、調度推動;各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對轄區內的問題承擔第一責任人責任;各委辦局“一把手”要把攻堅任務作為本部門中心工作,對照任務清單主動認領攻堅事項,逐項組建專班,細化、實化具體工作內容。建立項目化管理、“日周旬月季”調度、綜合評價通報、獎優罰劣、調度運行保障五大機制,並組織各地各相關部門對照《攻堅任務清單》製作項目書,逐一細化量化工作目標,落實工作舉措和辦法,明確時間節點和進度安排。

  鐵嶺市把開展“千名幹部百項攻堅行動”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實際行動,作為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鐵嶺落地生根的具體舉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以推進,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在全省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全省網絡平臺訴求辦理綜合評價、全國地級市綜合信用指數等排名中,鐵嶺市的位次大幅度提升。在群眾日常辦事時,在助企紓困政策落實的過程中,在破解“急難愁盼”問題現場,都能切實感受到工作作風的轉變。

  在農業強省戰略中當排頭打頭陣

  夏末秋初,在鐵嶺的綠水青山間穿梭。

  遼河兩岸的千里沃野上,每隔幾個村屯就會遇到鋼鐵巨人一般的糧食烘乾塔;東部山區的林間村落裏,有食用菌和寒地水果産業的地方就有建好或在建的恒溫庫。

  從買農機、興水利,圍繞土地産出做文章,到建設烘乾塔、恒溫庫,持續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不斷提升農産品供給品質,鐵嶺農業正在經歷由“大”到“強”的跨越。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更是賦予遼寧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使命。

  為切實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只增不減,確保糧食生産能力穩中有升,遼寧省在調動和保護好農民種糧積極性、嚴守耕地紅線保糧田、強化科技對糧食生産的支撐能力、大力發展糧食産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農業大市和遼寧省糧食主産區,鐵嶺市始終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工作,尤其是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明確加快農業強省建設,支持鐵嶺打造全域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更是讓鐵嶺上下無比鼓舞、信心滿懷。鐵嶺市提出,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全域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為引領,推動三鏈同構、三産融合,在農業強省戰略中當排頭、打頭陣。

  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保護性耕作項目,不斷強化現代農業的基礎支撐。今年,鐵嶺市共爭取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06.72萬畝、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145萬畝、保護性耕作項目188萬畝,三項工程爭取規模均為全省第一。

  為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不發生大規模返貧,鐵嶺市在完善監測幫扶機制、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加大對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的同時,還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特色産業、穩步推進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加快農産品加工集聚區建設等方式,加速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確保脫貧人口及監測對象從産業鏈條收益中獲得穩定增收。

  因為糧食生産工作成效明顯,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投入力度大、任務完成品質高、建成管護效果好,在省政府表揚激勵的2021年度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中,鐵嶺市兩次上榜。

  讓人民群眾共享振興發展成果

  2022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瀋陽市皇姑區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區考察時強調,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中國共産黨的一切奮鬥都是為人民謀幸福。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鐵嶺市更加關注補齊民生領域短板,讓人民群眾共享東北振興成果。

  紮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在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上下功夫、出實招。近年來,鐵嶺市堅持政策向民生聚焦、財力向民生傾斜、服務向民生用力,傾心保障和改善民生,做了大量補短板工作。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人均水準分別達到2731元、4567元;全市9210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省級貧困縣西豐縣順利摘帽,216個貧困村全部銷號;全面實施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連續5年為全市1.36萬人提高特困人員供養標準,農村供養標準達到每人每月607元,城市標準達到每人每月828元。

  老舊小區改造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在鐵嶺市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列為重點民生實事的第一項。近兩年,鐵嶺市共實施改造項目87個,惠及居民4.5萬戶。

  “一老一幼”,牽動億萬家庭,關乎百姓福祉。經過近年來的持續投入,鐵嶺市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62%,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50%,85家各類養老機構可提供養老床位達到1.15萬張;學前教育實現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公辦園幼兒佔比達到 50%以上,義務教育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20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提升。

  鐵嶺市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加強和改進社區工作,推動更多資源向基層傾斜,全面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在疫情防控中,突出指揮體系扁平化、戰術體系實戰化、保障體系可量化、監督體系閉環化,市級領導包保縣(市)區、縣級領導包保鄉鎮(街道)、機關幹部下沉村(社區),推動工作重心下沉到基層。在防汛和各類風險隱患排查中,突出人、事、部位(環節)“三個重點”,強化組織、機制、力量“三個保障”,下先手棋、打主動仗、樹假想敵,創建“六無”村(社區),一項項地把關係人民生命安全的具體工作做好,一件件地把嚴防重大安全事故發生的具體實事辦好。

  越是困難越要堅定信心、越要真抓實幹。如今的鐵嶺,營商環境更優,發展方向更明,幹部群眾的信心和幹勁更足,正用實幹擔當書寫新時代鐵嶺答卷。(遼寧日報記者 李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