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雲南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雲南自貿區
承壓而上 穩中見韌 雲南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解碼
2022-04-27 13:37:44來源:雲南日報編輯:張科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承壓而上 穩中見韌——我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解碼

  4月21日,雲南省一季度經濟運行成績單發佈——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完成6466億元,同比增長5.3%,高於全國0.5個百分點。經濟增速逐季回落趨勢得到扭轉,主要經濟指標符合或好于預期。

  與2020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疫情防控任務更為艱巨。在複雜嚴峻的發展環境和巨大經濟下行壓力之下,5.3%的經濟增速實屬難能可貴。這樣一份“開門穩”“開門紅”的成績單,亮眼提氣,令人振奮。

  來之不易的5.3%,凝聚著全省上下以“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抓經濟工作的精氣神;來之不易的5.3%,更加表明“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營商環境是第一競爭力”的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全省上下聯動、左右協同,推動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工作格局正加快構建。

  穩中求進 經濟韌性明顯增強

  今年以來,面對新挑戰、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省委、省政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嚴防外傳”高標準、嚴要求,我省迅速有效處置突發疫情,及時實現“動態清零”,省內未發生大規模反彈,未出現病例向省外擴散,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環境。

  立足實際,開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通過實施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舉措,全力打好穩增長政策組合拳。先後出臺2022年穩增長若干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業紓困發展、加快發展新型消費、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等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開展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和省預算內投資、一季度集中開工項目“三張清單”周調度,努力穩住經濟發展大盤。

  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引擎,重大項目是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抓手,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

  我省把抓項目促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關鍵一招,一季度,全省集中開工重大産業項目1343個、實際完成投資162.7億元;新入庫項目較去年同期增長54.3%。固定資産投資在去年同期23.7%的高增速基礎上實現12.7%的較高增長,其中,能源投資增長80%,水利投資增長42.8%;3月當月完成投資額創歷史新高,為全省經濟“開門紅”和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大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探索與實踐中,我省全面加快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針對脫貧人口低收入家庭制定實施“一戶一策”增收方案。堅持就業優先,加強對困難行業就業形勢監測,有序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等重點工作。一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3.65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0元、增長6.1%,快於經濟增長。

  “總的來看,全省經濟運行呈現企穩回升良好態勢。在2021年同期增長15.3%高基數基礎上實現地區生産總值較高增長,産業結構和投資結構調整優化出現積極變化,在疫情防控複雜嚴峻的形勢下就業保持穩定。特別是與2020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疫情防控任務更為艱巨,但2020年一季度負增長的主要經濟指標在今年均表現良好,充分表明瞭我省經濟韌性明顯增強、內生動能明顯增強。”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陸曉龍介紹。

  難中求進 內生動能顯著提升

  一季度,從國內看,新冠肺炎疫情點多、面廣、多發,對産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性提出了挑戰。從全球看,國際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快速上漲,推高國內原材料價格,企業成本壓力加大。

  如何穩中求進,難中求進,考驗著各方的智慧和能力。

  以好作風開新局,以高效能促發展。省委、省政府印發《推進作風革命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的若干規定(試行)》,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在工作作風上來一次大轉變,在工作效能上來一次大提升。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省各級各部門大力實施作風革命、效能革命,大力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作風,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大力推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搶抓碳達峰碳中和、中老鐵路通車等機遇,深度挖掘比較優勢,大抓産業發展、大抓營商環境、大抓市場主體、大抓改革開放、大抓創新發展、大抓綠色發展,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形成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

  聚焦産業強省目標,我省加快編制産業強省三年行動計劃,圍繞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生物醫藥、新材料、數字經濟等重點産業,按照“一個工作專班、一個配套政策、一個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落實。

  一季度,高原特色農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糧食生産平穩,特色農業量效齊增,農林牧漁業總産值同比增長5.8%。工業“壓艙石”作用充分發揮,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産業特別是工業項目投資增速明顯加快,全省工業投資增長33.8%,産業投資增長30.9%。

  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營商環境是第一競爭力的理念,省委、省政府領導帶頭招商,州市和省級部門“一把手”帶隊招商,一批産業項目簽約落地或加快建設。一季度全省引進省外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9.2%,其中,工業引資同比增長47%。

  隨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實現較快增長。一季度,全省凈增“四上”企業663戶,凈增市場主體10.6萬戶、增長18.2%,凈增量創歷史新高。

  “一季度末工業企業總數達5.66萬戶,同比增長9.42%。其中,有52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7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還有1000戶省級專精特新‘成長型’企業,有6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應該説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金字塔’培育體系已經形成。”省工信廳副廳長陳鐘耕説。

  作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大通道,雲南與東盟國家有天然接壤的開放優勢,與RCEP成員國有長久的合作基礎。通過制定實施加快對接RCEP行動計劃,雲南深化與東盟、歐盟等經貿合作。今年以來,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

  搶抓中老鐵路通車新機遇,雲南把“通道經濟”轉變為“落地經濟”。截至4月17日,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248.24萬人次,運輸貨物239.7萬噸,呈現客貨運輸兩旺態勢。為服務兩國民眾便捷高效出行,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中老經濟走廊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由量到質,由形到勢,新動能快速增長,是一季度的亮點也是未來發力點。

  幹中求進 瞄準目標行穩致遠

  一季度,曲靖市實現生産總值790.2億元,同比增長8.1%,高於全國增速3.3個百分點,高於全省2.8個百分點,GDP增速領跑全省。

  在戰略上堅持穩中求進,戰術上抓落實幹實事。今年以來,曲靖市把工業轉型升級作為高品質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搶抓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帶來的機遇,依託曲靖製造業體系優勢、規模優勢和部分行業先發優勢,堅持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培育壯大兩手抓、兩手硬,持續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現代化水準,推進先進製造基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對全市經濟穩定增長形成了有力支撐。

  曲靖市副市長吳靜介紹,圍繞省委、省政府現場辦公會對曲靖“建設先進製造基地”的定位,曲靖市深入實施全産業鏈發展模式,系統謀劃了一批具有引領性、支撐性的重大産業項目,新興産業動能不斷釋放。一季度,全市新興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1.1%,拉動規上工業增長8個百分點。隨著曲靖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企業中形成了良好的“曲靖口碑”,吸引了德方納米、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陽光能源等企業把曲靖作為其最重要的投資地,連續實施多期項目投資。

  玉溪市經濟發展的“成績單”同樣可圈可點。玉溪市常務副市長李朝偉介紹,一季度,玉溪市預計地區生産總值增長8%,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7%,實現“開門穩”。

  在吃透市情的基礎上,玉溪市依託産業體系較為完備、工業基礎較好、區位資源良好,創新發展條件較好的優勢,找準玉溪産業結構不優、附加值不高,新興支柱産業支撐培育不夠的短板弱項,確定了大抓産業、主抓工業、狠抓製造業的思路。成立了10個製造業全産業鏈專班並實體化運行,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新興産業跨越發展,全力打造新能源電池、捲煙配套、綠色鋼鐵3個千億級和生物醫藥、有色稀貴、綠色食品、綠色建材、新能源電力裝備、數控機床、數字産品製造7個百億級産業。一季度,全市集中開工重大産業項目76個、總投資325億元。

  成績來之不易,目標催人奮進。全省上下幹事創業、狠抓發展,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氛圍日益濃厚,將乘勢而上衝刺全年奮鬥目標。

  專家分析認為,當前,我省經濟向好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保持經濟穩定運行任務依然艱巨繁重。但同時也要看到,我省發展的比較優勢加快釋放,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具備諸多有利條件。一方面,國家和省系列穩增長政策紅利正在加快兌現。另一方面,我省潛在優勢正在加快轉化為發展動能。對外開放紅利加快釋放,中老鐵路通車運營為大通道、大物流、大産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綠色能源和綠色製造融合發展呈現良好態勢,新能源項目建設加快、年內將陸續投産,電力保障加快改善,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等集群化發展態勢良好。只有清醒認識面臨的風險挑戰,才能把握好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全省上下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穩中求進、難中求進、幹中求進,把潛力轉化為動力、把潛能轉化為動能,推動全省經濟高品質發展行穩致遠。(雲南日報記者 胡曉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