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甘肅      |       直觀中國       |       視界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奮力開創甘肅“三農”工作新局面
2023-01-13 10:33:35來源:甘肅日報編輯:王奇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奮力開創甘肅“三農”工作新局面——我省廣大幹部群眾熱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

  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總結了去年以來甘肅省“三農”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了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面臨的形勢,安排部署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任務。甘肅省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奮力開創甘肅“三農”工作新局面。

  抓好防止規模性返貧和確保糧食安全兩大底線性任務

  “我們要持續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持續聚焦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優化並運行好‘1+4’的網格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定西市鄉村振興局局長梁成説,“一方面,圍繞動態清零抓監測,完善‘一鍵報貧’機制,提前預測、提前干預、提前幫扶,強化監測對象發現響應、識別納入、監測幫扶、風險消除全過程管控,對已納入監測範圍但風險未消除的監測戶,強化落實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穩定消除戶內致貧返貧風險,確保不發生系統性、規模性返貧。另一方面,圍繞穩定增收抓幫扶,重點關注人均純收入低於1萬元的脫貧人口和監測人口,對出現收入低於同期水準的落實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

  “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是‘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甘南州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與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科科長高磊説,“我們將全面夯實農業生産基礎,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鞏固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與高效節水灌溉、農機農藝推廣應用、規模標準化生産基地建設、撂荒地復耕復墾等相結合,一體化推進糧食安全和産業升級,持續夯實糧食生産基礎。加大農技推廣力度,在糧食生産上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積極謀劃、合理部署,不斷加強青稞、馬鈴薯、玉米等糧食作物關鍵技術推廣,使全州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得到持續提高。堅決扛起耕地保護的政治責任,加強耕地用途管制,明確耕地利用優先順序,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産,新建高標準農田全部用於糧食生産。”

  以産業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於産業振興,但歸根結底還是鄉村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問題。”白銀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秦俊山説,白銀市將圍繞“六個”聚焦,牢固樹立以工業思維謀劃發展農業産業的理念,堅持以養殖業為牽引帶動農業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以農産品精深加工業和食品工業為牽引帶動特色産業價值鏈提升,立足白銀自然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堅定“四集群+四片帶+N”的産業佈局,推動鄉村産業全鏈條升級,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努力實現全市農業農村工作高品質發展。

  清水縣豐望鄉黨委書記李榮宏表示,豐望鄉將緊緊圍繞“主導産業提質增效,傳統産業擴群增量,特色産業遍地開花”發展思路,在堅決守牢糧食安全底線的基礎上,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為龍頭,以項目扶持、科技服務、農業保險等政策為保障,在鞏固提升全鄉2.2萬畝蘋果、8000畝花椒、5000畝核桃效益的基礎上,重點推進2275畝萬壽菊基地、500畝訂單辣椒基地、200畝花椒基地、1200畝金銀花基地、200畝喬砧短枝寬行花牛蘋果基地建設,全力開展松家河流域食用菌産業園、磨上咀生豬養殖産業園及西坡灣蘋果産業園創建,著力延長産業鏈、提升價值鏈,不斷拓展優勢産業增值增效空間,深入推動全鄉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聚焦“能致富” 讓農民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近年來,金昌市立足光照充足、病蟲害少、蔬菜品質高的資源稟賦,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精心打造優質高原夏菜特色産業,穩步構建現代蔬菜産業體系,成為全國高原夏菜主産區之一。”永昌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興業説,“我們將按照‘集聚要素、做強産業、培育動能、延長鏈條’的發展思路,充分挖掘沿祁連山‘寒旱’特質潛力和‘絲路重要驛站’時空優勢,強化對綠色有機蔬菜基地及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持續做大做強以高原夏菜為主的現代農業産業,不斷推動現代農業向規模化品牌化、集群化全産業鏈發展,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讓農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隴南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邱曉旭説,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要求,通過穩定糧食生産、擴大油料種植、做強林果産業盤活存量,實施畜牧養殖突破提升行動擴大增量,推動農産品精深加工激發能量,加快農文旅融合、發展服務業挖掘潛量,推廣農業保險、開展産銷對接和消費幫扶拓展銷量,推動特色産業園區集群化、鏈條化發展和招商引資擴增體量,確保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023年預期增長目標。(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韋德佔 彭雯 白永萍 謝曉玲 陳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