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大力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強縣域激發新活力
在“陽光城”永仁縣,豐沛的光照資源轉化為發展動能,光伏發電、生態花果、文旅康養等特色産業風景獨好;在“極邊第一城”騰衝市,生物醫藥和一、二、三産融合發展,“騰藥”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在千年古城巍山,闊別3年的小吃節吸引遊客紛至遝來,以食為媒,充滿煙火氣的小城打開農文旅融合新空間。
縣域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農村,是區域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高品質發展的有力支撐。雲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發展,把縣域經濟作為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著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依託資源稟賦,突出區位優勢,以産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生態化推動縣域補短板、擴優勢、增動能,全力打造健康、美麗、文明、智慧、幸福縣城,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城市承載力和綜合競爭力持續增強。
高品質打造縣域新增長極
新春伊始,我省縣域經濟傳來捷報,“千億縣”再次擴容:昆明市西山區地區生産總值去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加上昆明市官渡區、五華區、盤龍區以及曲靖市麒麟區、玉溪市紅塔區,雲南“千億縣”數量增至6個。
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正是我省經濟活力與韌性的顯現。
2022年,全省129個縣(市、區)中,地區生産總值大於100億元的有93個,地區生産總值大於500億元的有12個。一批優勢明顯、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生態優美的“縣域經濟10強縣”“縣域跨越發展先進縣”“縣域跨越發展進位縣”脫穎而出,成為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的亮麗名片。
發展縣域經濟,産業是第一生産力。各地聚力打造“一縣一業”,著力延鏈補鏈強鏈,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産業集群。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轉型加快,雲茶、雲花、雲咖等綠色食品暢銷海內外。工業新動能加速培育壯大,綠色鋁、硅光伏、新能源電池、新材料等新興産業勢頭強勁。各地開發區加快提檔升級,2022年,全省開發區營業收入、工業總産值、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均實現兩位數增長,7個開發區營業收入超過千億元。
以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切入點,健康、美麗、文明、智慧、幸福縣城建設蹄疾步穩。2022年,元謀縣等20個縣(市)被命名為“雲南省美麗縣城”。各地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能力,以乾淨整潔、生態優美、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開展近2000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近5萬套城鎮棚戶區改造;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新增城鎮落戶48.6萬人;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示範工程,建成上千個示範鄉鎮、精品村、美麗村莊;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通過農房抗震改造、新改建農村公路和廁所、改善農村供水等,鄉村風貌煥然一新。
爭先進位擴大縣域新優勢
漫步洱海生態廊道,自然風光與村莊相得益彰。以洱海保護治理為主線,大理加快流域特色産業轉型,農文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寬;行走在維西縣城的大街小巷,“一街一景”展現著與眾不同的韻味,處處都能感受到共創、共建、共管、共享的城市治理新貌。
放眼雲南,全省各地以強縣富民為主線、以改革發展為動力、以城鄉貫通為途徑,以縣域之變促區域之進,加快推動形成縣域經濟百舸爭流、城鄉各項事業全面振興的良好局面。
各地全力拼經濟、促發展成效如何?我省多年開展縣域經濟10強考評和縣域經濟分類考評,制定專門的考核評價辦法,從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環境、安全發展等多個維度評先選優,引導縣(市、區)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路子,並加大資金獎勵力度,激勵各地爭先進位、競相發展。
近期發佈的評價結果顯示,因經濟發展成效突出,楚雄市、彌勒市、個舊市等被評為2021年度“縣域經濟10強”;因在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有力有為,昆明市盤龍區、五華區,保山市昌寧縣等20個縣(市、區)被評為2021年度“縣域跨越發展先進縣”及“縣域跨越發展進位縣”。
其中,永仁縣、個舊市、羅平縣等因地制宜、錯位發展,集中力量放大資源優勢,農業、工業、旅遊業等優勢主導産業蓬勃發展;盤龍區、陸良縣、騰衝市等著眼為民謀福、共享發展,加大對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投入,以更完善的公共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大理市、澄江市、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等不走傳統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的老路,堅持將綠色低碳、保護治理與高品質發展相結合,大力推進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走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
“在新的發展階段,發揮好縣域的載體、抓手作用尤為重要,考核評價的‘指揮棒’將引導各地主動作為,激發內生動力,形成爭先進位的幹事創業氛圍,開創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新局面。”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站在新起點,各縣(市、區)比學趕超、競速發展已拉開序幕。立足縣域這一支點,撬動城鄉齊頭並進,助力全省高品質發展跑出“加速度”。(記者 段曉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