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田裏的增收“密碼” 宜賓南溪打造糧油千畝高産片
2025-08-27 17:31:2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日前,在宜賓市南溪區百里衝“天府糧倉”核心示範區,千畝水稻陸續進入成熟期,農機手駕駛著收割機在稻田間穿梭,一排排稻穗、一粒粒稻穀盡收“囊中”。

  “今年,百畝高産攻關點理論畝産850公斤,預計又是個豐收年。”宜賓市南溪區農業農村局農牧漁科技推廣站站長趙勇説,這份“底氣”來自宜賓南溪區近年來堅持向科技要動力,在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組合拳”的協同發力,應用智慧化、信息化手段賦能農業生産全過程。

尋找田裏的增收“密碼” 宜賓南溪打造糧油千畝高産片_fororder_收割機在稻田收割稻穀-供圖-南溪區融媒體中心

收割機在稻田作業 供圖 宜賓市南溪區融媒體中心

  “糧田”變“良田” 全程機械化種植

  在稻田旁的綜合農事服務中心,一台烘乾機正在作業,敞亮的倉庫中,金黃的稻穀堆成一座座“小山”。

  趙勇介紹,2024年,綜合農事中心購置插秧機、收割機、烘乾機等機械設備,實現水稻“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生産,同時配備農機服務中心、育秧中心、倉儲中心等現代化農業設施。

  自動化育秧、無人駕駛插秧機精準作業、無人機植保、機械化收割……大觀鎮百里衝“天府糧倉”核心示範區的機械化、科技化程度正不斷提高。站在百里衝“天府糧倉”核心示範區田坎眺望,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如棋盤般整齊鋪開。“從前,這裡多是零散田地,如今變成連片的高標準農田,看著都賞心悅目。”宜賓市南溪區農業農村局總工程師鄧甲海感慨道。

  2023年,大觀鎮新(改)建5000畝高標準農田,改善農田灌溉及耕作條件,將“糧田”變成“良田”。改造後,示範區畝産從560多公斤增加至720公斤,産量提升近30%。

  大觀鎮百里衝“天府糧倉”核心示範區只是宜賓市南溪區高標準農田示範樣板之一。2024年,宜賓市南溪區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面積25.47萬畝,佔全區耕地面積的66%。宜賓市南溪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宜賓南溪區將全面建成超1萬畝高標準農田,力爭在全市領先將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進一步擴大耕地面積,為糧食穩産增産奠定堅實基礎。

尋找田裏的增收“密碼” 宜賓南溪打造糧油千畝高産片_fororder_南溪區百里衝“天府糧倉”核心示範區-供圖-南溪區融媒體中心

南溪區百里衝“天府糧倉”核心示範區 供圖 宜賓市南溪區融媒體中心

  “良種+良技”提單産 探索增收“密碼”

  稻田裏,稻穗飽滿緊實,微微泛黃。“這是‘荃優607’品種,米質好、抗病害。這是‘宜香優2115’品種,抗倒性強、産量高……”宜賓市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恒進彎腰捧起稻穗介紹,這些水稻都是科技的結晶。

  為了從源頭提升單産潛力與稻米品質,宜賓市農業科學院南溪分院將實驗室搬到田間,探索增收“密碼”。“今年,我們從20多種優選品種中選擇3個適合南溪本土的品種進行種植。”李恒進介紹,這些品種首先在測産數據方面表現優異,還兼有減肥減藥、抗逆性強、株型優、米質優、食味佳等優點。

  行進到田塊中央,一個白色的立式設備引人注意。“這是昆蟲性誘智慧測報系統,今年新增的病蟲‘監測員’。”宜賓市南溪區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站長張明剛介紹,以前需要人到田間巡視害蟲發生發展情況,現在通過手機就能實時監測誘蟲量,預測害蟲卵孵期,讓病蟲害防控更精準、高效。

  好品種要和先進技術配套。南溪百畝超高産攻關片採用雜交中稻—再生稻兩季噸糧優質高效綠色栽培,通過集中暗化育秧、合理密植、水肥耦合高效管理、病蟲害科學防治等集成高效栽培技術,確保水稻在各個生長階段都能得到充足的養分和良好的生長環境。

  除了良種、良技和良法,提高畝産量還在於糧食生産區的種植結構優化。為了讓每一寸土地都能釋放出最大的生産潛能,宜賓市南溪區依託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積極探索“中稻-再生稻-蔬菜”輪種模式。“多種一季蔬菜,每畝可增收6900多元。”趙勇説,這種模式能改善土壤結構和土壤肥力,有效補齊“種植空窗”,成為當地農戶致富增收的好路子。

  探索田間增收“密碼”背後也有深意。2024年,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啟動建設“天府糧倉·百縣千片”,推動全省100個以上縣(市、區)建設1000個高標準、高水準、高品質集中連片糧油千畝高産片。

  宜賓南溪區結合當地種植特色,正重點打造8個糧油千畝高産展示片,其中,以百里衝“天府糧倉”核心示範區為代表的水稻千畝高産展示片就有5個,其餘以油菜、大豆高粱帶狀種植為主。宜賓南溪區將全力衝刺2025年省級糧油千畝高産競賽先進縣,力爭成為四川省糧油千畝高産片的示範之一。(文 胡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