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途“蓉”光:以教育家精神鑄就新時代“大先生”​​
2025-09-05 09:45: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9月2日,在天府藝術公園報告廳,一場關於愛與堅守的教育敘事徐徐展開。8名來自不同學段、不同領域的蓉城教師用他們的教育人生,詮釋了何為“教育家精神”,何為新時代的“大先生”。這場名為“師途‘蓉’光  青衿致遠”——第41個教師節弘揚教育家精神志當新時代蓉城“大先生”的巡迴宣講活動不僅是對第41個教師節的獻禮,更是成都教育人向時代的深情告白。

師途“蓉”光:以教育家精神鑄就新時代“大先生”​​_fororder_IMG_2912.JPG

活動現場 供圖 成都市廣播電視臺

  細節處見真情:教育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

  “嘯嘯爸爸,我想你了!”當錄音中傳來小丁稚嫩的聲音,金牛機關第三幼兒園的張林嘯老師瞬間紅了眼眶。15年前,一場“陰差陽錯”將他帶入幼教領域;15年後,他用陪伴治愈了失去父親的孩子,讓“幼兒園裏的爸爸”成為跨越時空的溫暖承諾。張林嘯的故事讓現場觀眾看到教育最本真的模樣——不是宏大的理論,而是“蹲下來傾聽”的姿態,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執著。

  同樣動人的還有蒲江縣文靖學校的李偉老師《遲到27年的回答》。從被質疑“鄉下窮教書沒出息”,到帶領鄉村孩子斬獲全國發明大獎、寫出清華大學出版社專著,李偉用27年光陰證明:教師的價值在於“點燃夢想之火”。當他講述學生帶著3D列印作品站上國際舞臺時,台下掌聲如雷——那是對“鄉村教育同樣能托舉星辰”的致敬。

  ​​創新中顯擔當:教育是守正與出新的交響​​

  “讓26個字母長出翅膀!”成都外國語學校龍瑾老師的“綜藝式英語課”火爆全網。296萬粉絲的關注,讓這名“網紅教師”不僅收穫流量,更用幽默打破語言學習的壁壘。他的故事詮釋了教育不用拘泥于形式,而是以“流量”傳遞“能量”,讓教育的光照進每個角落。

  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汪亞蘭老師則用音樂架起文化橋梁。當童聲合唱《茉莉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響起,世界聽見的不僅是天籟之音,更是中華文化自信的脈動。“胸懷天下,以文化人”,這八個字在她手中化作跳動的音符,浸潤孩子心靈。

  ​​數據裏看格局:成都教育的“硬核”底色​​

  這些動人故事的背後是成都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堅實支撐。截至2024年,全市27萬名教職工深耕4228所校園,培育282萬學子。36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個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295名教育領軍人才……一組組“硬核”數據勾勒出成都教育踐行教育家精神、矢志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奮進圖景。

  成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成都首創“教師共享中心”,8000余名名優教師通過“優師天府”“科創天府”等品牌輻射優質資源,讓750所學校120萬名師生受益。從“縣管校聘”改革到“未來教育家”培養工程,成都正全力構建“人人皆可成名師”的生態。

  ​​高度處悟精神:教育是初心與時代的共鳴

  “我們站立的地方就是教育的模樣;我們堅守的歲月就是文明的傳承。”宣講尾聲,主持人的話語擲地有聲。從文翁興學到今日“公園城市”的教育實踐,蓉城教育人始終與國家同頻共振——他們中有用武術鑄就少年脊梁的曾科老師,有以語文為帆、以家國為岸的李婷梅老師,還有以孩童目光為榮光的王莉老師、用四川話喚醒詩魂的李摯老師。

  這8名老師的故事如同八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們的心靈。

  他們的故事裏,有相同的初心——把孩子放在心上,把教育當作信仰;有不同的堅守——在課堂、在賽場、在鄉村、在特校、在網絡……但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方向——讓每個生命都被看見,讓教育的星光照亮更遠的地方。

  活動結束後,來自全市各學校的幾百名老師久久駐足於“蓉光啟示錄”教育記憶巡展前。那些泛黃的教案、手寫的批註與今日宣講的鮮活故事交織成綿延千年的教育長卷——它講述的不僅是成都的教育故事,更是一個民族對“尊師重教”的永恒信仰。(文 李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