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後人回到內江 開啟尋根之旅
2025-11-13 10:27:2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鄧超責編:馮巧鳳

  11月11日,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外孫女蕭柔嘉、蕭蓮及外孫女婿趙潔陸一行回到“大千故里”內江,開啟尋根之旅。

  張大千是20世紀中國書畫藝術大師,出生於四川內江,藝術成就貫通古今、融匯中西,旅居海外期間成為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重要使者。蕭柔嘉、蕭蓮是張大千直系後裔,為張大千與夫人黃凝素所生女兒張心瑞的子女,長期旅居海外卻始終心繫故土。

null

張大千後人參觀張大千博物館 攝影 羅佳

  當天,一行人先後參觀張大千博物館、紀念館及大千畫派創研基地,在熟悉的鄉音與文化氛圍中,探尋張大千的成長足跡,感受內江大千文化的傳承脈絡。

  “這是真正的老家,回到內江尋根的感覺特別真切。”蕭柔嘉坦言已近十年未返鄉,家鄉的巨變令她驚喜。

  在張大千博物館與紀念館內,豐富珍貴的藏品讓一行人倍感親切。蕭柔嘉表示:“就像好久沒回家的人回到家中,看到熟悉的物件和照片,許多記憶都涌上心頭。”

  在《長江萬里圖》前,蕭柔嘉駐足凝望,動情地説:“這幅畫流淌著外祖父對故土最深切的思念,每次看到都特別感動。”

  談及返鄉感受,蕭柔嘉難掩激動。她銘記外祖父的家訓:“走到哪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國人,一定要堅守中國文化。”她表示,這正是家人始終堅守的信念。

  “外祖父還定下家訓:不論在什麼地方,回家一定要説四川話。”蕭蓮補充説,“這是刻在骨子裏的根,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能忘。”1981年,張大千題寫的“內江市誌”“內江縣誌”書名至今保留在內江檔案館。

  談及如何打好“大千牌”,向世界推介內江,蕭柔嘉表示:“我們願意為家鄉多做一些事情。雖然年歲漸長,但如果能參與大千文化傳承活動,為宣傳內江、推廣家鄉文化出力,我們非常樂意。”

  內江作為張大千故鄉,正全力打造“大千文化之鄉”城市名片。內江通過建設張大千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舉辦大千書畫節等活動,推動藝術創作與交流;同時推進文旅融合,規劃大千故里文化旅遊線路,開展大千龍舟經貿文化節,發展文創産業。此外,內江還將大千藝術元素融入城市景觀,使“潑墨般”的山水意境成為城市氣質。日前,張大千紀念館獲四川博物院內江分院授牌,將助力“大千故里”文化名片建設。(文 徐艷梅 陳蘭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