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銀溝遺址科技考古獲成果 二元配方技術比景德鎮窯早近300年

2016-08-25 15:09:0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今日,記者從陜西省文物局獲悉,2016年3月17日,陜西省文物局組織了由浙江大學、國家輕工業陶瓷産品品質檢測中心、上海博物館、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科技考古中心、江西省景德鎮市檢驗檢疫科學技術研究院科研組專家共同召開的“富平銀溝遺址考古勘探發掘彙報會”,公佈了陜西富平銀溝遺址科技考古取得的初步成果。

  銀溝遺址位於陜西省富平縣華朱鄉(現華朱管區)銀溝村,地處溫泉河北側二級臺地上,北鄰陽河、西南為溫泉河,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呈臺階狀微傾,遺址中部地勢略高。銀溝南北橫穿遺址中部,S106省道呈東北-西南走向從遺址中部穿過,現地表主要為農田、村莊、道路。在銀溝東西兩岸崖壁上遺存大量的古窯爐、古井、灰坑等遺跡,在溝兩岸臺地田坎上發現厚0.7米文化堆積層,地表遺存大量的瓷器、陶器殘片和古磚、瓦等建築材料。通過2012年2月6日至2012年5月31日、2012年9月15日至2013年12月20日兩次文物勘探過程中共發現各類遺跡1910處,其中窯爐318座、灰坑832處、礦物質原料遺跡234處、古井145眼、夯土城墻基址2處、房址8處、道路10條、壕溝12條、墓葬112座、擾土坑229處。

  據悉,科研組從銀溝出土標本中挑選出170余件作為課題研究標本並與考古調查中取的原料樣品進行前期分析。首次運用科學考古的理論和方法,採用國內外最先進的胎釉化學組成分析、材料物相結構分析、胎釉顯微結構分析、釉層2D、3D斷層結構成像分析熱釋光斷代技術對實物標本的斷源斷代進行檢測,運用材料學和工藝學的原理著手對遺址出土的遺物進行科學研究解決這些瓷片標本的原産地問題,運用熱釋光原理對瓷片標本作斷代研究,基本確認陜西銀溝遺址是唐中晚期至北宋時期中國北方非常重要的制瓷窯場遺址。

  銀溝遺址出土的瓷片標本具有唐末——北宋早期的文化特點。科研組通過對該遺址出土的典型標本的熱釋光測試得知,黃泥底青白瓷標本年代為五代至北宋早期,青瓷線刻蓮花紋碗足標本年代為唐晚期至五代,一件耀州窯青瓷風格的折扇紋剔花碗底標本年代為五代至北宋早期,兩片精製透明青白瓷標本年代為北宋早期至中期。

  銀溝遺址制瓷原料十分豐富。科研組運用X衍射和拉曼技術對礦物標本的物相分析測試的數據來看,這裡有高嶺土、有絹雲質瓷石、有方解石、有含赤鐵礦量非常高的紫金土,還有石英礦等。這裡的釉石是由方解石微晶、雲母、石英等多種礦物混合的釉用礦物,具備單獨制釉的條件。該遺址出土的實物標本無論是白瓷、青白瓷還是青瓷和黑瓷,其原料都可以採用就地取材,這裡具有製造各類瓷種所必需的全部原材料。

  銀溝遺址所在地出現的豐富的原料礦物支持多品種瓷同窯燒造技術。根據該遺址出土的瓷器呈現青瓷、青白瓷、黑瓷和白瓷等多品種的事實,科研組有理由相信這裡的窯工從五代時期時已分別掌握了胎、釉的二元(包括二元以上)配方技術。這項技術比景德鎮窯運用二元配方技術(元代)早了近300年,此外該窯場曾同時生産青瓷、黑瓷、白瓷和青白瓷,以青白瓷水準最高。

  呂氏家族墓出土的青白瓷應屬銀溝遺址。科研組運用能量色散型X射線熒光光譜儀對銀溝窯址出土的透明的青白瓷與藍田呂氏家族墓出土的同類精製青白瓷標本的胎釉化學組成進行比較研究,他們發現胎和釉的常量元素基本相同,但與景德鎮進坑遺址出土的青白瓷有明顯的區別。由此得出呂氏家族墓出土的青白瓷的産地應是與本地銀溝遺址出土標本同源,科研組認為如此高品質、高檔次、高水準的産品在當時已屬最高水準,二者巧合併非偶然,銀溝遺址應該就是原産地。

  此外,科研組通過對該地區白廟鎮坩泥園一帶的現場調查,發現了唐晚期至宋的燒制窯爐,地表面上發現大量的窯具,其中M型匣缽的發現説明該地區的窯場是高溫燒瓷的窯場,這為該地區的窯場性質的判定提供了事實依據。而且,該窯場發現之處還發現瓷土,這與中國唐宋時期窯場設立在原料産地的習慣相符。

  陜西銀溝遺址出現的窯業生産在中國陶瓷史上應有其重要的地位。從工藝學的角度分析,該遺址出土的標本,不論是青瓷還是白瓷,胎薄、均勻、圈足十分規矩。器型豐富、規整,説明工具、模具水準高超,轆轤車精度高。特別是一類青白瓷,胎體細膩,瓷化程度整體較高。其透明度、胎體之白度、強度、燒成溫度等等均 已達到明代景德鎮窯的最高水準。釉的玻化程度高,胎釉結合好,釉面品質好,紋飾精美、做工精巧。該遺址出土的陶瓷殘片品種豐富,工藝技術水準非常之高。特別是白瓷(青白瓷)的技術水準屬當時最先進的水準,這在中國陶瓷史上是罕見的。

  現代科技與傳統考古學手段的結合,為考古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學、準確的信息。陜西省文物勘探有限公司副總陳建彬説,運用科技考古的方法和手段為銀溝遺址定性,以彌補田野考古資料不足的缺陷,這是現代考古學方法上的一種新嘗試。在考古學發展過程中,科學考古的成熟將傳統考古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