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一附院介入技術接軌國際:進入藥物涂層時代

2016-10-08 16:49:3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代紅玉):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利用介入技術,向一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的腓動脈植入藥物涂層支架,僅用3天時間,使患者完全康復出院。此次藥物涂層支架的成功應用被稱標誌著交大一附院的介入技術水準已進入國內領先水準,與國際接軌,進入藥物涂層時代。

  這名患者從陜北慕名而來,在交大一附院周圍血管科受診。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多年,近期出現嚴重的下肢間歇性跛行,並已經出現足部潰瘍。外院的CT血管成像顯示患者的病變主要位於膝關節以下三支動脈完全閉塞。查體患者的踝臂指數(ABI)只有0.4,屬嚴重下肢缺血,需要立即開通血管。交大一附院主治醫師田紅燕,馬強的醫療團隊制定了嚴密的治療方案,術中造影提示膝下三支動脈完全閉塞。田紅燕醫生利用高超的手術技巧僅用時30分鐘就開通了患者的膝下動脈,打通兩支血管脛前動脈及腓動脈,並於腓動脈植入一枚藥物涂層支架。術後患者恢復順利,疼痛完全緩解,ABI回升至0.8,僅3天時間患者完全康復出院。

  據了解,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動脈硬化疾病在下肢的表現,如不及時處理會出現足趾潰瘍並嚴重時有截肢風險。介入治療已成為現有的治療下肢動脈閉塞的技術的主流,但單純裸支架植入和球囊擴張不能解決再狹窄率高的風險,通過在支架和球囊表面涂層抗動脈內膜增殖的藥物可大大降低再狹窄率,藥物支架與藥物球囊相比可持續釋放藥物,達到長期抑制再狹窄的目的。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圍血管科是西北最早開展下肢動脈硬化症介入治療的科室,共完成例數1500余例,為西北領先、國內先進。科室經過10年的發展,在田紅燕主任、劉亞民教授的領導下艱苦奮鬥、銳意進取,能開展所有的下肢動脈硬化腔內治療,先後開展我省首例斑塊旋切技術、首例逆穿膝下動脈雙向治療等國際最先進技術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此次藥物涂層支架的成功應用被稱標誌著交大一附院的介入技術水準已進入國內領先水準,與國際接軌,進入藥物涂層時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