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會今舉行 問診西安文化金融産業發展

2016-11-04 09:53:29|來源:西部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原標題:文化金融專家聚首西安金博會 期待促進觀念轉變

  第四屆“中國▪西安金融産業博覽會”將於11月4日至6日在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屆金博會邀請到了陳少峰、金巍、魏鵬舉、范勇、杜宏等多位著名文化金融專家,為西安發展文化金融診脈開方。在接受西部網記者採訪時,專家們認為本屆西安金博會聚焦文化金融這個主題,方向選得很準,意義非常重要。而談到金博會的價值意義,專家們都認為促進更多人觀念轉變非常重要。

  大咖把脈 問診西安文化金融産業發展

  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金巍認為,本屆金博會以“文化▪金融 助力新絲路”作為主題,説明決策者和業界對文化金融已經有了深刻理解,對文化金融和文化的主題發展、文化自信之間的關係有了清晰的認識。“我相信通過西安金博會,能夠進一步梳理資源,探索一條文化産業和文化金融發展的獨特模式。”

  “西安和全國很多城市一樣,發展文化産業主要的資金投入在硬體設施上面,現在需要轉變一些發展的一些方式和投入的方式。”北京峰火文化創意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主要的問題還是這種硬體思維沒有扭轉過來,內容上還比較多地依賴傳統文化資源, 創新力的挖掘有點不夠。”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院長、教授魏鵬舉認為,在發展文化金融方面,西安的一些品牌已經被業界關注。“像大家都熟悉的陜文投,聚合了很多文化資源,在文化金融對接方面也作了很多工作並且成效比較好。曲江也有一些重要的影視作品,産生了很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他説,陜西很多銀行也在積極開展文化金融方面的創新,儘管從全國來看優勢還不夠顯著,但這種努力對整個西安文化金融的發展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陜西是文化大省,西安是科技重鎮,又是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發展文化産業還要從多處著眼。” 中國文化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金巍説,西安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文化資源,積極推動文化創新,進入資産化、資本化通道,發揮科技基礎潛力,培育文化産業的科技競爭力;另一方面,還要培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揮多元資本主體的作用。

  西安發展文化産業後勁足 是只“潛力股”

  “金融嫁接文化産業發展,能帶來大量資本投入,可以促進文化産業的整體繁榮,形成文化建設、經濟建設及生態建設全面發展的良好局面。” 中國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常務理事、協和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杜宏認為,金融嫁接文化産業發展,能夠形成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幫助有市場潛力及創新模式的文化企業迅速做大做強,樹立在行業的領軍地位。“通過兩者的嫁接融合,既可以豐富服務內涵,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又可以促進文化資源的産業化及專業化,促進文化産業與其他産業的重組與整合,將文化軟實力轉化為國家綜合實力。”

  “今年9月,協和資産發起成立了1億元的文化産業投資基金,用於投資和文化影視相關的高成長性企業。”杜宏説,“設立1億元的文化産業投資基金,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看到文化産業在國家大戰略下有廣闊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了西安得天獨厚的文化底蘊及歷史厚度,有太多的資源值得挖掘。”

  面對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的下行壓力,文化産業已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柱産業,文化優勢成為一個城市轉型發展的關鍵點。杜宏認為,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曾經作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有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文化産業,可以促進本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帶動城市人口素質提高、引領消費結構優化以及加快城市品牌形成。

  期待通過金博會促進觀念轉變

  “用金融促進文化産業的發展是我們對金博會的期待。” 北京峰火文化創意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説,希望通過金博會,幫助更多人轉變觀念。“政府要轉變那種純粹的GDP思維,要更多地去關注新興産業。推動傳統文化企業轉向崇尚互聯網、崇尚資本運作,將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

  他説,政府可以把過去的扶植文化産業的各種專項資金,作為一種融資的杠桿,用它來補償文化類項目融資的風險敞口。“讓銀行願意拿出更多的錢來融資,這樣的話就可以用少量的錢來撬動大筆的融資,而且它具有普惠性,能夠匯集更多的文化企業。有助於文化産業的快速發展。”

  “西安是文化古都,歷史悠久,藝術品資源豐沛,人文底蘊深厚,藝術品産業化基礎較好。”原人民大學中國藝術品金融研究所研究院院長、亞洲藝術品金融商學院創辦人范勇説,發展藝術品金融是振興文化産業,推動"一帶一路,文化先行"等國家戰略的重要途徑,對於西安意義重大。希望本次大會能在創新金融觀念上有所突破,促進各界對西安的藝術品金融發展有更全面的認知,通過跨界融合形成藝術品金融新的生態系統。(記者 熊惠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