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限行首日 仍有車輛違規上路

2016-11-04 17:16:1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夢凡):11月3日晚上22點03分,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交通警察支隊通過官方訂閱號公佈了一條名為《關於西安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實行機動車禁限行管理的公告》的微信,這是西安首次因重污染天氣啟動Ⅲ級應急響應實施的機動車限行。限行首日,市民反映和西安市區的道路交通狀況如何?我們一起去看看。

  首日尾號4和9的機動車輛限行

  11月3日晚上22點03分,由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發佈的限行公告,從公告中我們可以看到,自11月4日起將在全市範圍內限行,且詳細説明瞭限行規則,今日限行車輛為尾號4和9的機動車,除法定假日和節假日外每日限行兩號。限行範圍為西安市三環(含三環路),限行車輛不包括公交、出租、新能源汽車及執行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等,本次限行措施的解除將另行公告。公告的發佈是在晚上22點左右,所以不少市民是在第二天才獲悉此消息。

  限行首日 部分路段交通擁堵緩解

  

  早上8點,在西安市未央路離二環最近的過街天橋上,通過觀察發現,限行後,當前道路較之以往擁堵情況稍有緩解。同樣在西灃路段,沒有看到以往早高峰時出現的擁堵現象,車流通過較平時順暢不少。市民劉女士表示,自己每天上班都走這條路,平時早高峰因為堵車大概要花40分鐘左右,而今天僅用了25分鐘就到了公司,感覺路上車輛明顯減少。

  市民張女士在南郊一建材城上班,也反映説今天前往公司的路上車輛有明顯減少,自己在路上花的時間大大減少,給自己節約了時間成本。採訪中,張女士表示,霧霾污染關係到每一位市民,為了治污減霾而限行自己很支持。雖然限行了,但是乘公交出行不受影響,而且因為私家車的減少公交在路上跑起來也更加順暢。

  仍有限行車輛違規上路  司機稱不知情

  

  限行首日,媒體街訪了13位市民,有7位表示自己知道限行的消息,且均是有朋友圈看到的;另外有三位市民表示自己沒有車並不關心此事;另外3位市民則表示毫不知情,沒有聽説要限行的消息。

  同樣在採訪中,我們也看到不少機動車尾號為4、9的車輛仍有上路現象。僅十分鐘內,在西安市未央路離二環最近的過街天橋上,就有6輛尾號為4、12輛尾號為9的機動車行駛過該路段;同一時間,在西安市科技路附近,車流行駛緩慢,10分鐘內共發現2輛尾號為9的機動車,未發現以4為尾號的車輛;在西安市長安路靠近外國語大學的人行天橋上,10分鐘內就有6輛尾號是9的機動車通過,未發現尾號為4的機動車輛。

  一輛尾號是9的紅色雪佛蘭在西安玄武路街口停靠下人時,車主劉先生接受了採訪,他表示,自己壓根不知道有限行這回事,而且自己年齡大,對網絡類的東西也不感興趣,還是早上他的女兒打電話告訴他限行的消息。當問及劉先生現在打算怎麼辦時,他表示趁著還沒開始大面積查處,趕緊把車開回家,暫時停止使用了。

  尾號是1的車主林先生在鳳城一路剛送完孩子,問及關於西安限行的看法,他説道:“太突然了!其實我們是很支持限行政策的,而且這次限行又是在嚴重的空氣污染情況下,我和周圍的朋友都很贊成也願意按照規定來執行,畢竟空氣我們每個人都要呼吸,治理環境是一件造福大眾的事情。”但林先生也表示,本次限行的執行辦法公示的不夠清楚,讓人看得一頭霧水,並且建議把相關處罰規定及時公示。

  在鳳城八路城市運動公園門口,有兩位走路上班的年輕人接受採訪時表示,限行的消息他們昨晚都看到了,雖然有人表示不理解,但是他們卻表示支持,“我們都是有車的,我家裏還有兩輛車,”其中一位市民李先生説到,“説起來,限行對我沒啥影響,兩輛車換著開就行。”,同行的孫女士則表示:“對於這次限行身邊朋友也有些爭議,但是西安限行不是為了限制機動車而發佈的,是因為空氣品質太差才啟動的一項措施,我覺得大家把焦點搞錯了,這樣不僅不利於交警完成工作,更不利於切實找出西安空氣污染的根源問題及制定解決方案。”

  截止發稿時間,媒體未獲得西安限行首日的機動車具體運行情況數據。但是就跑街中的部分觀察得知,首日限行後,西安多個路段仍然出現較多的尾號為9的機動車輛,尾號為4的車輛偶有出現,但比例不多;部分路段由於車輛減少,在早高峰時段依然能保持暢通,但部分路段依然出現局部擁堵現象,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限行對緩堵保暢有一定的促進效果。同時,媒體就此問題採訪了西安市政府辦公廳及西安市交警支隊,均未得到正面答覆。另外,在昨日發佈的公告中我們也發現,關於對違規上路車輛的處罰,目前在處罰辦法未明時,以糾正和查處為主要執行方式,也相信西安市交警支隊能儘快給市民提供出關於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機動車禁、限行措施的解除、降級或升級事宜的詳細説明,讓限號不再是一次“突襲”,而是真正對西安的空氣環境和交通環境起到改善作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