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背後默默的支持者 農高會上的他們

2016-11-08 15:42: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農高會上的記者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今年的11月8日是第17個中國記者節。恰逢農高會,大多數新聞工作者仍然在一線採訪,他們用鮮活的文字、精彩的畫面記錄著農高會上的新變化、新亮點。今天,我們將目光聚焦在農高會中那些人的故事,正是因為他們的辛勤工作,才使農高會這場國際化盛會能以更好的面貌展示給更多的人。

  記者:不忘初心 勇敢前行

  記者節當天,陜西農村報記者孫金龍正在農高會新聞中心和同事探討文稿結構,他説,從事了十幾年的新聞行業,這是他第四次來農高會。“每一年在農高會上,都能發現新奇特,也親眼見證了農高會一年年的成長。”孫金龍補充道。農高會這幾天來,孫金龍幾乎每頓午餐都是泡面,晚上回去後,常常熬夜加班寫稿到淩晨,“但是看到我的文章發表後,能讓農民受益,再辛苦也值得。” 

  陜西農村報孫金龍(左一)正在和同事討論工作細節

  這次農高會,孫金龍承擔起報道拍攝巡館的工作內容,談到怎麼在各路扛著長槍短炮的記者面前搶佔絕對優勢,孫金龍説道,“每一次我都能拍到領導的正面。”為了近距離捕捉到領導的照片,孫金龍不惜使出渾身解數,“不能跟著領導跑,要學會看領路人的手勢,首先到達領導將要去的地方,尋找最佳拍攝角度。”

  楊淩電視臺張妮正在剪輯節目

  從11月3日駐地以來,孫金龍根本無暇和家人聯繫,兒子想爸爸只能看看照片,“向全中國乃至世界報道農高會是我的職責,家人都支持我。”孫金龍説。跟孫金龍一樣,楊淩電視臺的記者張妮也顧不上孩子和家人,已有七個月身孕的她工作起來依舊認真負責,“看著同事們每天跟會跑館,風裏來雨裏去,我想幫他們分擔一些工作內容。”張妮説。從農高會記者證下發的那一刻,她就決心要為大家做點什麼,不能深入到展館採訪,她主動承擔起找選題、剪輯的任務,“幹一行,愛一行,我愛這一行,希望我的孩子長大以後也能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