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保護出新招 文物也能體驗裸眼視覺?

2016-11-29 16:24:1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普通玻璃與低反射展示玻璃的效果對比。(楊舒曼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面對博物館裏展出的精美文物,人們拍照時總是被展示玻璃的反光效果所干擾,現在這個問題最終得到解決,小夥伴們再也不用擔心文物照片拍不好了。

  11月29日,由陜西歷史博物館主辦的中國博物館協會保管專業委員會第二十一屆年會暨藏品管理在陜西西安召開。在會上,一塊玻璃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它不僅不會反光,盡顯作品原貌,同時還能起到保護文物的作用。

  據了解,這種玻璃叫做“低反射展示玻璃”,現場記者對一塊普通玻璃和低反射展示玻璃同時進行拍攝測試,普通玻璃遇見鏡頭後立刻反光,而低反射展示玻璃裏的蝴蝶標本被拍攝的一清二楚,沒有一絲反光,讓人有一種裸眼觀賞的視覺感受。

  一家專門製作博物館展櫃玻璃的負責人苗曉剛在採訪中説道,“低反射展示玻璃”具有“不反光、看得清”“有效阻隔紫外線”“防砸、放入侵”等優勢特點,在博物館中使用,能達到“看似沒有玻璃的玻璃”的效果,除了觀賞功能,這種玻璃最重要的功能是能有效隔離紫外線,起到文物保護的作用。

  隔離紫外線是對文物最基本的日常保護,尤其是繪畫、書法、古籍、織繡等材質脆弱的珍貴文物,如果長時間被紫外線照射,就會泛黃、變色、發脆、龜裂,直至粉化毀壞。苗曉剛説,為了避免文物被紫外線照射,專業博物館展櫃內部光源等設施往往要求十分嚴格,玻璃作為覆蓋了展櫃大部分面積的材料,使其具備阻隔由外部透射進入的紫外線的作品就變得極為重要。但是普通的超白玻璃紫外線阻隔率只有約20%,對於文物的保護是遠遠不夠的,而低反射展示玻璃的紫外線阻隔率至少能達到70%,好的低反射展示玻璃甚至可以達到99.9%,給予書畫作品最大的保護。同時他提到,雖然不反光玻璃已經出現了100年,但是由於成本較高,近3年前才開始逐漸運用到博物館展示玻璃層面,可以算是一項文保的新技術。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物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為推動文物事業指明瞭方向。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創新放在五大發展理念之首,把創新放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于4月12日召開的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寶貴遺産,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要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低反射展示玻璃在文物保護方面的運用,可謂是文物保護的又一次創新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