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大氣污染防治 陜“清零”建成區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

2016-12-05 08:45:03|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原標題:陜西十大行動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

  入冬以來,霧霾頻繁侵襲陜西省,冬防形勢異常嚴峻。為進一步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陜西省政府在西鹹新區召開現場推進會,決定在陜西全省範圍內開展以重點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綜合整治專項行動、供熱設施綠色運行削減燃煤污染專項行動、建築工地和道路揚塵治理專項行動、機動車排放綜合整治專項行動、重污染天氣應急情況檢查專項行動等為主要內容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十大專項行動。各地、各部門迅即響應,層層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完善協調機制,加大執法力度,有效應對污染天氣,力爭有更多的藍天,讓人民群眾呼吸到更多的清新空氣。

  陜西省大氣辦督導西安重污染天氣響應工作

  12月2日,陜西省大氣辦會同省執法局對西安市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急響應工作進行專項督導,查工地、進企業,明察暗訪,查找問題,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五點要求。一是加強督導檢查,嚴格落實冬防及應急響應各項措施,消除應急響應工作的盲區和死角;二是加強對檢查單位的考核通報,運用好獎懲機制;三是努力提高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四是加緊籌備新修訂《預案》的演練,進一步完善應急指揮體系。

  據了解,為緊密配合全省大氣冬防工作,省環境監測站加大對全省各市空氣品質變化趨勢預測預報,為應急響應提供更科學可靠的依據。從今年11月起,省環保廳空氣品質預測預報平臺將預報週期由原來一天延長至三天,並在省環保廳網站《陜西省空氣品質實時發佈系統》“空氣品質預報”欄目及時發佈。(記者 康傳義 通訊員吳忠濤)

  西安建成區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基本“清零”

  近日,記者從西安市環保局了解到,截至目前,西安市建成區範圍內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基本實現“清零”。統計顯示,2013年以來,西安市累計拆除燃煤鍋爐1335台,共計7041.51蒸噸。據測算,僅此一項,每年削減燃煤約179萬噸,二氧化硫3.1萬噸,氮氧化物7200噸,煙塵4400噸。

  隨著建成區範圍內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清零”,西安市燃煤鍋爐拆改工作逐漸向建成區以外進行擴展,並提出三條具體途徑:一是在“兩網”到位的情況下,儘快對燃煤鍋爐實施拆除,改用天然氣鍋爐或併入集中供熱;二是在“兩網”不到位的情況下,實施清潔能源替代,積極使用生物質、油、電等清潔燃料代替原煤;三是不具備拆改條件但確需保留的,必須升級改造現有治理設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目前,西安已完成建成區外146台共計547蒸噸燃煤鍋爐的綜合治理,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近3000噸。(記者 康傳義 通訊員王雙瑾) 

  寶雞開展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查

  近日,寶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成立5個督查小組,對全市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開展專項督查。督查的主要內容為各縣區、高新區管委會貫徹落實《寶雞市2016—2017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情況,冬防重點工作落實情況,以及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編制、修訂和備案、應急預案的啟動、預警發佈和各項響應措施的落實情況。

  為確保督查效果,本次督查以現場隨機抽查為主,按照不定時間、不打招呼、不聽彙報,直奔現場、直接檢查、直接曝光的方式進行。各督查組將堅持多查、細查和嚴查的原則,真實反映情況,對督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不掩蓋、不回避,敢於動真碰硬,持續跟蹤督辦。目前第一階段工作已全面展開。(記者 康傳義 通訊員梁磊)

  渭南把大氣治理列為首要任務專題整治

  12月2日,記者從渭南市環保局了解到,針對被環保部約談內容,渭南市將大氣治理列為首要任務開展專題整治部署,要求市級各有關部門“一把手”直接督辦大氣治理項目。先後制定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關於印發中央環境保護督查市級部門及各縣市區任務清單的通知》《關於成立環境保護督查巡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等文件,多措並舉有力推進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全面推進工業污染治理。加快實施蒲電、秦電、渭化、陜化和富平陶瓷行業等企業脫硫脫硝除塵等大氣治理工程,污染物排放達到《關中地區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

  重點強化施工揚塵污染控制。組織對中心城市和各縣(市、區)建築揚塵治理進行了10次暗訪督查,共檢查工程項目136個,對不合格項目工地下發整改通知;首次使用無人機對揚塵治理突出問題進行拍攝執法,對未履行揚塵防治責任造成大氣環境污染的單位,實施聯合懲戒。

  加快揮發性有機物污染綜合治理。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全市成品油經營秩序專項整頓,每月對中心城市加油站油品進行抽檢;對臨渭區倉程路至高新區新區東路段汽修行業進行整治,對無密閉作業空間或設備的汽車修理場(點)開展了取締工作,對露天維修點源跑冒滴漏、污染治理設施運行不正常等情況嚴管重罰。

  環保局發揮牽頭抓總作用,住建、綜合執法、質監、工商、食藥等相互配合,聯合執法、共同發力。同時,強化環保執法,檢查企業或點位79家(處),查處違法問題26家。建立健全了聯合監督執法和行政問責等機制,開展聯合督辦檢查,每週定期通報問題,先後開展專項督查檢查10余次,抽查100余家次,通報整改問題30余個。(記者 陳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