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立足文化資源 打造文化品牌“軟實力”

2016-12-12 11:27:52|來源:西部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近年來,西安市立足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文化軟實力已成為助推西安實現追趕超越發展的重要動力。

  夜幕下的西安城墻景區格外靚麗,這兩年,隨著中外政要、嘉賓到訪的增多和央視春晚演出讓西安城墻景區名氣更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慕名而來,今年參觀人數有望突破320萬人次,再創新高。

  德國遊客托馬斯:“西安城墻非常雄偉,而且歷史底蘊深厚,融合了古典的西安和現代的西安。”

  西安城墻景區接待員胡小芬:“比如我身後這個箭樓晚上配以燈光還有古樂,古典與現代的有機融合更有獨特魅力,城墻已經成為西安的一個文化符號和文化品牌。”

  近年來,西安依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了《大秦帝國》、《張騫》等一批弘揚西安文化、展示西安魅力的重大文化項目和文藝精品。最近,由曲江文投出品的電視劇《白鹿原》、紀錄片《禮樂中國》完成拍攝送審,預計明年將在央視播出。影視劇《紡織姑娘》、《大唐芙蓉園》等作品還出口美國、中東等地區,讓西安優秀文化走出了國門。

  西安曲江文化産業投資集團副總經理貫釗一:“我們在這些文化資源上進行挖掘、梳理,突出我們的歷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資源,增強了我們西安人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立足文化資源,打造文化品牌,西安市還緊緊圍繞盛世文化、絲路文化、秦嶺文化和紅色文化做文章,在傳承和復興中盤活文化資源。並借助西部文博會、央視春晚、中秋晚會、中國藝術節在西安舉辦的難得契機,展示、宣傳西安的歷史文化和現代時尚。

  西安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馬鴻斌:“我們現在要進一步把這些文化資源轉化成影響力,讓過去沉睡的文化資源活起來、動起來,創造出西安的拳頭産品,強勢文化品牌。”

  西安市文化産業增速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長,文化産業增加值超過450億元,佔GDP比重達7.5%以上,高於全國3.7%的平均水準。

  西安市民姚玲:“西安這種文化底蘊哺育了我們,流在了我們的血液裏,那種(自信)的感覺真的是油然而生。”

  西安曲江文化産業投資集團副總經理貫釗一:“陜西擁有雄厚的文化資源,這是我們巨大的優勢,擁有唯一性,擁有權威性,這是我們做文化企業從內容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著名文化學者肖雲儒:“一定要把文化資源的自信轉化為文化品牌的自信,轉化為廣大民眾、老百姓的文化自信,要把歷史的文化自信轉化為當下的文化自信,使它變成當下陜西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記者 李偉 李瓅 許雨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