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凝心聚力,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兩週年系列報道②
民為政首,農為邦本。在奮力追趕超越中,陜西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紮實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凝心聚力,立足資源多樣性,以“特色”為突破口,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遵循五大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加快陜西由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的轉變,農業現代化建設穩步推進,實現了糧食生産連年豐收,果畜菜茶全面發展,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脫貧步伐明顯加快,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陜西是典型的乾旱半乾旱地區。乾旱少雨,是制約陜西糧食生産的“瓶頸”。
“陜西要強化糧食生産功能區建設,以糧食主産縣和旱作農業高産縣為重點,推廣旱作節水技術,打造規模連片的現代糧食生産基地。”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視察時的重要講話,切中了陜西糧食生産的要害。
為了切實抓好糧食生産,提高種糧比較效益,保障農民種糧不吃虧、得實惠,近兩年來,陜西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加快耕地建檔立卡,在耕地提品質提産能上打基礎,打造了一批穩固的集中連片現代糧食生産基地,建成關中灌區噸糧田産業帶;渭北、陜北旱作高産玉米産業帶;陜南油菜水稻一體化産業帶和陜南、陜北高産高效馬鈴薯産業帶4大糧食功能區,建設高産糧田2400萬畝,年糧食播種面積3500萬畝,單産達到300公斤以上,總産量達到1000萬噸。四大糧食功能區産能佔到全省糧食總産量的75%以上。
同時,陜西還在不同生態類型區示範推廣節肥、節藥、節水、節種、省工的成熟綠色高産高效技術模式,促進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廣泛開展深松深翻、秸稈還田,培肥地力。不斷引領糧食生産方式轉變,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糧食産能持續多年穩定在1200萬噸左右,糧食安全的基礎不斷鞏固。
在穩定糧食産能、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陜西加大結構調整,把走特色路、打特色牌,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陜西果業推行“出路在轉型、提質在有機、增效在行銷”思路,打造喬化改造、矮化栽培、山地蘋果3大板塊,發展獼猴桃“一帶一板塊”,打造出全省農業領域最具競爭優勢的特色産業。目前,全省水果面積達到1910萬畝、總産1700萬噸。其中,蘋果和獼猴桃優果率達到80%以上。全省農民人均收入70%來自於果業。陜西果品已行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科學佈局,陜西果業還形成了蘋果、獼猴桃、葡萄、鮮食棗、柑橘、傳統水果及時令水果7大板塊,全面實施標準化果園建設、現代園區打造、科技研發創新、良種苗木繁育、經營主體培育等十大工程,實現了“果業強、果農富、果鄉美”三大目標,引領陜西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尤其是蘋果,通過果樹更新換代,逐步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由分散型向規模專業型、由資源依賴型向科技驅動型”三個轉變,並成為全省農業效益最好的産業。目前,陜西蘋果面積、産量全國第一,佔到世界産量的1/7,已成為全球知名農産品。
同時,陜西大力發展陜北紅棗和小雜糧、大荔冬棗、紫陽富硒茶、韓城花椒、甘泉豆腐幹、千陽刺繡等優勢特色産業,不僅成為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來源,還提升了陜西現代農業發展水準。目前,已建成省級現代農業園區301個、各級各類園區2047個,園區面積佔全省耕地總面積的10%以上。
陜西還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通過實施“十百千萬”工程,涌現出大批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發展社會化服務組織、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走在全國前列,成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生力軍。
“扶貧開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陜西省委、省政府緊盯2020年這個關鍵節點,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科學謀劃,高位推進,聚焦精準,鎖定貧困,一項項脫貧工程相繼啟動,一個個扶貧新政陸續出臺。今年3月,中省2016年首批財政扶貧資金24.92億元全部切塊到縣;4月,陜西“1+N”脫貧配套政策相繼出臺;5月初,全省今年130.6萬人脫貧任務分解落實到市、縣。
同時,省市縣鎮村五級書記挂帥,挂圖作戰。全省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6.72萬,並把易地搬遷脫貧、産業就業脫貧、教育脫貧、生態保護脫貧、社會保障兜底脫貧,作為未來5年陜西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路徑,確保小康路上不讓一戶群眾掉隊。目前,全省脫貧攻堅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新格局。
截至上半年,在産業就業脫貧方面,省財政安排扶貧資金6億元,省供銷集團銀行貸款6億元,同20個試點縣37家企業與合作社合作,帶動3.76萬戶13萬人脫貧致富。全省47個縣設立了貸款風險補償金,總額達3.35億元。在易地搬遷脫貧方面,省扶貧開發公司先期預付56億元,加快縣(區)級項目實施。寶雞、銅川、渭南、延安、安康、商洛和韓城7市40個縣開工建設集中安置點項目320個,安排搬遷30.6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5萬。
陜西財政今年還統籌資金104億元,加大推進教育脫貧,努力阻止貧困代際相傳。同時,進一步落實完善新型合作醫療、醫療救助等脫貧政策以及各類社會保障兜底政策。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脫貧有效途徑,在40個貧困縣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項目1300多個,5000多貧困家庭勞動力就地轉為生態護林員。
“陜西生態環境保護,不僅關係自身發展品質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係全國生態環境大格局。”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時的重要講話,言猶在耳。
近兩年來,陜西緊緊圍繞“山青、水凈、坡綠”目標,加強綠化,加強以渭河、漢江、丹江綜合治理為重點的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加強水源地保護,全力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綜合治理。努力讓三秦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令人可喜的是,今年陜西又收穫兩個“國家森林城市”——西安、延安,加上之前的寶雞市,陜西已有3個城市獲此殊榮。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陜西堅持産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推進,積極探索“果沼畜”“菜沼畜”循環發展模式,努力實現産業發展、農民增收與生態保護同步推進。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動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依託“一村一品”,推動休閒農業融入美麗鄉村建設。
目前,全省已發展休閒農莊、休閒鄉村979個,創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5個、中國最美休閒鄉村6個、中國美麗田園11處,推動農村村容村貌、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全面改善,為美麗鄉村建設增加現代元素、提升發展品位,也培育了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分佈在全省各地的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每年吸引2000多萬名遊客。
如今,陜西每年造林以400萬畝的速度增綠,渭河已成為橫跨關中的“綠絲帶”,漢丹江出境水質長年保持在II級以上……(記者 晁陽 齊卉)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