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44座民辦博物館 不少"內瓤虧空僅剩架子"

2016-12-14 09:24:02|來源:人民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原標題:西安市44座民辦博物館,不少“內瓤虧空,僅剩架子” 養活自己都難,更別説發展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梨園一角,“收藏奇人”王勇超手裏的香煙一根接一根。自1986年從農民手中“搶救”下第一根青石拴馬樁,到建成這座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民族文化的基因倉和標本庫”的民辦博物館,館長王勇超“熬煎”了30年。每一天,他為資金、管理、運營等困難“絞盡腦汁跑斷腿”。而在“博物館之城”西安,有類似困擾的不止王勇超一人。

  扶持資金有限,政策需要落地,“輸血”非萬能

  雖然西安市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扶持非國有博物館,但對於數量眾多的民辦博物館來説,這仍是杯水車薪。由於缺乏持續性的資金注入,部分民辦博物館“內瓤虧空,僅剩架子”。據西安市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郭治華介紹,目前西安市44座民辦博物館中,有15%尚未形成業態組合或産業鏈,坐等政府“輸血”。

  也有民辦博物館努力探索“造血生血”的道路。2013年初,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推出了文化産業項目“南山福苑”,讓過壽的老人置身於明清建築群落中,體驗轎迎壽星、老腔大戲等傳統民俗。然而,運行不到一年,項目就虧損了370萬元,只能叫停。“説白了,現在很多人覺得這些傳統民俗都是老古董,不夠新潮時尚,不願買單。”王勇超苦笑道。

  據了解,運營情況良好的民辦博物館,背後大多有房地産或大企業支撐供養,通過挖掘自身資源探索出長效運營機制的可謂鳳毛麟角。“民辦博物館的生存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注入。遺憾的是,目前大多數場館還處於艱難維生的‘初級階段’,産業鏈條不完整、産業規模未形成,養活自己都很難,更別説發展了。”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2015年1月,國務院頒布《博物館條例》,首次在法律層面明確非國有博物館的地位,體現了國家在性質、職能、責任、權益等方面公平對待國有和非國有博物館的原則。然而,一年多來,政策並未在西安真正落地。文物、城建、工商、稅務等相關部門“互不搭理”,導致《博物館條例》缺乏實施細則和配套政策,民辦博物館在免費開放、土地使用、融資貸款、稅費減免、用水用電用氣、經費補貼等方面,無法享受和國有博物館一樣的優惠和支持,“和人家一樣出汗出力,待遇卻差得老遠”,不少民辦博物館負責人非常感慨。

  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館長周天遊舉了個例子:由於文物部門和海關部門政策銜接不到位,導致民辦博物館在文物徵集、展覽交流時缺乏“綠色通道”,“很多民間人士自掏腰包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物搶救回來後,還要在入境時繳納不菲的稅費。”

  體制屬性模糊,專業人才匱乏,“造血”亦不易

  民辦博物館體制屬性的模糊,給實際工作帶來了不少磕絆。我國將民辦博物館劃歸“非國有博物館”,規避了民辦博物館的事業屬性。《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辦法》又將民辦博物館劃歸“民辦非企業單位”,也是一個似是而非的概念。

  “例如,政府財政資金扶持民辦博物館就存在著撥付渠道不暢的問題。再比如,企業或個人對民辦博物館進行贊助時,也無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捐贈法》的有關規定享受減免稅政策,只能‘暫時挂賬’。”郭治華説,這會挫傷社會公眾參與民辦博物館事業的積極性。

  專業人才匱乏也是目前大多數民辦博物館的老大難問題。據郭治華介紹,西安市各級各類博物館從業人員1600余人,專業技術人員不足200人,其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僅20余人,“博物館的數量與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嚴重失調。這種現象在民辦博物館更為突出。”

  姬乃軍原為西安事變紀念館研究員,退休後受聘來到西安源浩華藏博物館擔任常務副館長。從國有博物館來到民辦博物館,姬乃軍最大的感受是“人才極度欠缺”。“國有博物館有編制、五險一金、福利保障和各種晉陞渠道,這些優勢民辦博物館根本沒法比。”姬乃軍一臉無奈。聯想到今年西安市一家國有博物館招聘6人、吸引上萬人報名的火爆場景,民辦博物館的門庭冷落讓人唏噓。

  據介紹,由於收藏家自身專業知識有限、人才配備不到位,一些民辦博物館的館藏真品贗品混雜,嚴重影響了辦館品質。此外,由於技術欠缺,很多民辦博物館裏的“寶貝”無法得到專業保管和技術修復,更有甚者,一些文物還遭受了人為損害。

  “一才難求”也導致了民辦博物館之間發展的不均衡。西安市的民辦博物館中,像曲江藝術博物館、大唐西市博物館等有專業技術人員參與管理的,基本都能按照行業規範良性發展,而缺失專業技術指導的民辦博物館,很多還停留在“展覽館”“古玩店”等原始形態,博物館的職能未得到充分發揮。

  健全法人治理,吸引社會力量,完善産業鏈

  針對困境,業內人士形成共識:民辦博物館要想可持續發展,不能光靠政府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還需從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建立運行保障長效機制、強化藏品認證管理、加大人才培養輸送力度等多方面著手。

  目前,西安市民辦博物館的舉辦方式主要有3種:一是由企業出資,二是由知名企業家個人出資,三是由收藏愛好者個人籌資。表面上看,前兩者資金來源相對可靠,運行情況尚好,但長遠來講,這3種方式都很單一,抵禦風險能力低,後續生存堪憂。西安美術館館長楊超認為,可以儘快建立健全理事會制度,增強博物館的公共屬性以及管理的透明程度,充分發揮其公共職能。“理事會或董事會領導下的館長負責制,是一個共同參與、相互監督、成果共享、風險共擔、分工負責的管理制度,有助於博物館運營機制的穩定。”

  在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前提下,歐美發達國傢俬立博物館通常採取“財政資助+基金運作+法人自籌”的模式,來保證博物館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

  “民辦博物館的舉辦、運行和發展,不是一個人、一個企業的事,也不光是文博界的事,而要想方設法推動公眾和社會力量參與到民辦博物館的各項決策和建設中。”在周天遊看來,必須打破“國有”“民辦”觀念限制,在不改變博物館公益性質的前提下,吸引社會資金加入,構建政府資助、社會捐贈、博物館自籌、專項基金運作相結合的多種供養模式,穩定民辦博物館運行保障機制,推動民辦博物館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大唐西市博物館館長王彬認為,完善良性循環的文博産業鏈,來實現民辦博物館公益屬性和産業屬性的“雙贏”。她建議,國內的民辦博物館要主動挖掘、整合資源優勢,通過發展相關文化産業,實現“以文促商,以商養文”的目標,從而更快更好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