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處理涉事幹部約談學校 有市民質疑回應顯冰冷

2017-01-10 09:47:0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代紅玉):近日,西安的霧霾雖然有所減弱,但西工大附中高中部學生因舉報學校霧霾上課,反遭信息洩露事件的熱度並未隨著霧霾消散,甚至隨著事件進展愈演愈烈。2017年1月10日,在距離事件發生一週後,西安市教育局發佈處理洩露學生電話的涉事幹部,並對西工大附中領導班子進行專題約談的通知。

  西安市教育局最新回應:處理涉事幹部  約談學校

  1月9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來到西工大附中高中部對事件進行追蹤,西工大附中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可等待新華社的統一消息,在此之前學校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

  隨後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撥通了西安市教育局宣教處的電話,詢問事件處理情況,宣教處工作人員表示,該事件已經引起了教育局的高度重視,教育局已經在1月6日成立了調查專組,但是目前調查還沒有結果,一旦有結果教育局會立刻向市民公佈情況。此外該名工作人員還説,“信息洩露的渠道很多,不一定是我們這裡的疏漏”。

  1月10日,西安市教育局官方微信發佈了兩條最新調查結果及處理通報。通報中稱,據碑林區教育局調查,1月3日起西安市啟動重污染天氣Ι級應急響應後,要求學校停課。期間,西北工業大學附中學生在家自學時問題積累較多,確有部分學生到校,請任課老師解答問題,碑林區教育局接到投訴後,已經督促學校讓學生離校回家。

  當該區教育局幹部吳某再次接到電話投訴西北工業大學附中還在補課時,認為學校已落實停課要求,可能是個別培訓機構惡意投訴,私自將投訴電話號碼轉給西北工業大學附中學籍管理員,由於學校相關人員處理方式方法不當,引起廣泛關注。鋻於吳某違反工作流程,工作不夠嚴謹,造成了一定社會影響,經2017年1月9日碑林區教育局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給予當事人吳某通報批評,並寫出深刻檢查;給予吳某所在科室科長鄧某批評教育,並寫出深刻檢查;給予區教育局分管領導鄭某誡勉談話。

  在另外一份通報中,西安市教育局稱,在全市啟動重污染天氣Ι級應急響應停課期間,西北工業大學附中沒有嚴格執行停課規定,且該校個別領導和教師對投訴學生進行不當批評,引起媒體關注並造成不良影響。

  1月9日,經碑林區教育局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對該校及相關責任人做出如下處理:對西工大附中領導班子進行專題約談,並提出嚴厲批評。對西工大附中在全區進行通報,要求該校就此次事件深刻反思,寫出書面檢查。責成西工大附中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並將處理結果報碑林區教育局。通報要求,西工大附中及相關責任人要吸取教訓,引以為戒,不斷提高管理水準,提高教職工個人素質,完善工作制度,堅決杜絕此類事件發生。各校園要認真汲取教訓,強化責任意識,加強科學管理,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堅決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市民説法:回應敷衍 擔憂學生今後處境

  事件發展至今,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雖然1月10日,西安市教育局發佈了處理回應,但市民似乎對此並不滿意。

  市民楊女士看到通報信息後表示,“覺得很敷衍”。她説,“這個通報讓人感覺很敷衍,感覺只是教育單位不得不給大眾的一個冰冷回應。通報裏面絲毫沒有提及隱私被洩露的學生和應對處理辦法,對孩子沒有一絲一毫的關愛。”

  段女士同樣認為教育局的回復有敷衍嫌疑,她表示,“事件處理感覺很不用心,全文沒有一句話提到後續要如何安撫學生和家長,這個事中受到傷害最大的就是學生,然而通報恰恰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並且從對相關幹部的處理決定中完全看不到教育局嚴肅的態度”。

  正在讀大一的薩同學説她一直在關注事件的進展,薩同學説“學校的做法很過分,正常的教育不應該採用這樣的方式處理事情,並且信息居然是從教育局那裏洩露的,教育局的處理很難讓人信服,以後有啥問題都不敢向教育局反映了,因為覺得很不信任”。

  高女士表示,她最關注的是學生今後在學校的處境,“學校將如何消除影響,會不會向學生道歉。事情鬧得這麼大,以後學生在學校如何正常學習、生活以及學生心理干預都要重視”。此外,採訪中,不少市民也提到了如果遭遇類似事件,受害者如何維權,涉事單位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律師看法:教育局洩露舉報學生信息  如何維權尚無相關法律規定

  1月9日,了解整個事件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名律師針對市民的疑問,進行了解答。律師表示,行政部門有為舉報者保密的義務,但目前來説,還沒有明確的針對性法律涉及到類似事件中,泄密單位是否存在法律責任,因此律師表示他只能説,“學校的做法不合適”。

  此外,律師勸誡學校和家長,以後面對類似事件時,雙方一定要做好溝通,冷靜處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