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年抗戰”到“十四年抗戰” 這支英雄部隊應該被牢記

2017-01-11 10:07:38|來源:西部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這兩天,網上熱傳一份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的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根據在教材中要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對各級各類教材進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

  今天有媒體從教育部核實到這份文件的確由教育部下發,且已經在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實。教育部還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戰”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並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確保樹立並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

  讓很多人不解的是,教育部為什麼要將我們熟知的“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這其中又有什麼歷史背景呢?

  

  網傳教育部下發的文件圖片。

  14年牽制76萬日軍

  如果説,“十四年抗戰”這一提法可能有些陌生,那麼提起“九一八事變”和抗日英雄趙一曼、楊靖宇的名字大家則會非常熟悉。

  “八年抗戰”的説法就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的8年時間。而如果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則應該稱“十四年抗戰”。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路軌,並栽贓嫁禍于中國軍隊。日軍以此為藉口,炮轟瀋陽北大營,繼而以此開始,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直至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九一八”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以後,中國共産黨領導成立了一支由部分原東北軍、中共抗日遊擊隊、農民暴動武裝、義勇軍等組成的英雄部隊——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聯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艱苦鬥爭,牽制七十六萬日軍,消滅日本關東軍十八萬,有力地支援了全國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于白山黑水之間,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週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的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正是東北抗聯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2015年9月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閱兵上,“東北抗聯”英模部隊方隊正式亮相,這支英模部隊終於在七十年後挎著我們中國造的先進武器裝備,挺直腰桿莊嚴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

  可以説,東北抗聯就是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楊靖宇、趙一曼、趙尚志,一個個英雄的名字永垂史冊,因此,當我們談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時候,絕不能忘記東北抗聯這支英雄的抗日武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