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王飛:2017是硬科技元年

2017-01-22 14:31:5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王飛,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2016年初以挂職幹部身份任西鹹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正像名字一樣,他思路飛躍、工作飛速、理想飛騰,私下裏同事們叫他“飛哥”,下屬們叫他“飛主任”,也被一些媒體人稱為“具有網紅氣質”的領導。與王飛的對話從西鹹新區跨越到硬科技,作為一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會製作機器人的70後官員,他認為,硬科技是下一個風口,西鹹新區應該坐在風口上,一飛沖天。

  繡花觀察:從國務院研究室到陜西的一個國家級新區,您對這個跨度是否適應?

  王飛:這個跨度對於我來説是很自然的過渡,我原來是搞研究的,現在是要把過去的研究成果落地,原來是研究宏觀政策的,現在是專門研究西鹹問題。2011年第一次聽説西鹹新區的時候,我對它的印象只是一張地圖,我就是看著這張地圖做了西鹹新區的戰略規劃。來到西鹹後,發現過去的研究只是紙面的,真實的西鹹和紙面上的西鹹大不一樣,這對我人生的意義很大,也是個轉折。

  繡花觀察:無論是作為“紙面”的研究者,還是“地面”的研究者,西鹹在您的眼中恐怕和別人不太一樣,因為您是站在國務院這個平臺上去看它。

  王飛:做研究的人往往會對一些字面的概念很敏感,陜西在各類國家文件中都是帶有“率先”的表述的,它擁有引領的使命,也有標杆的意義。現在陜西自己提“追趕超越”,正是一種使命感的驅使。

  繡花觀察:您對陜西的印像是什麼?

  王飛:我覺得陜西人都是思想家,西鹹人都是思想家,來到這裡後幾乎每天都在向身邊的人學習。陜西的風景名勝很多,但我來了快一年了,幾乎都沒去過,就是在幾個工作點跳來跳去。

  在西鹹感觸最深的,有這麼幾件事。一是招商引資暨雙創工作大會,在全國範圍內來看,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的不多見,尤其是和雙創結合在一起。這兩塊工作都是解決西鹹最薄弱的環節——産業。二是城市工作會,這個會議旗幟鮮明的樹起了“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這個標杆,是對一個階段新區工作的總結和對下個階段新區工作的方向定位。

  應該説,2014年國務院批復設立西鹹新區是頒發“準生證”,三年間西鹹新區先後從國家拿到了18個牌子,有的是區域性的,有的是部門性的,有的是全盤性的。這些都將在未來西鹹新區的發展中發揮各自的效用,為國家級新區提供政策空間。

  “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這個定位可以説剛好把這18塊國家級牌子統一到了一個點,它既符合“創新城市發展方式”這個根本要求,也解決了一些現實問題。這個定位是婁勤儉書記在去年省兩會期間提出的,到現在剛好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新區的城市工作會在這個時間段召開,其實是對省委省政府提交的答卷。

  中華民族的每一次復興無一例外都從陜西這個地方、從我們腳下的長安開始,現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就是長安的復興,非常有意義。

  繡花觀察:可能和大家認為的“挂職幹部”不一樣,聽説您在西鹹新區之後很快就被委派了繁重的工作任務,“動靜”也比較大。

  王飛:這要感謝新區、尤其是主要領導對我的信任。其實在國務院工作的時候,我就負責雙創領域的政策研究,也給國家寫過一系列的參考文章,國家在雙創方面的很多文件和政策我也是研究參與者和起草組成員。所以當岳華峰主任去年説“西鹹新區的雙創工作交給你負責”時,我既興奮又緊張,鋻於自己的工作背景,這個工作交給我後我的壓力可能比其他人更大,我必須把西鹹新區的雙創工作做到全國一流,不然回去沒法和領導同事交代啊!

  我借鑒了很多地方的做法,比如武漢、成都、上海、深圳等,説實話西鹹新區和這些地方相比,在雙創方面可以説是“一張白紙”。從去年7、8月份開始,我和我的團隊從零做到一,再從一做到多,現在獲得了國家部委的肯定,成功通過了驗收。

  繡花觀察:大概從去年9月份開始,有關西鹹新區的新聞基本上都被“雙創”佔領了,一些活動,比如雙創大街、跑步家,也讓大家對西鹹新區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王飛:是這樣的,我們把國家對每個雙創示範基地要求的規定動作——“創響中國”巡迴接力活動拉伸到一個“季度”的長度,這要感謝西鹹新區信息中心的小夥伴們,他們給我提議了“西鹹雙創季”的概念。從9月到12月共四個月100多天的時間裏,各部門、各新城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共同造就了今天的成績。

  我們所取得的成績,也使我更加有信心向部委領導去彙報,就是國家的雙創示範基地就應該對這些城市新區傾斜,因為傳統城市、包括老牌開發區的雙創工作已經很飽滿了,産業也趨近飽和,反而是這些城市新區面對産業發展的空白,需要依靠創新創業工作來培育産業、孵化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繡花觀察:目前雙創工作似乎已進入到了一個常態化的階段,我注意到您在最近一次的西鹹新區“雙創公開課”上提到了“硬科技”的概念,這是否意味著2017年您的工作重點會轉向這裡呢?

  王飛:對,我現在對“硬科技”這件事非常著迷,我自己也正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我們已經在“硬科技”下延伸出了“硬科技小鎮”這樣一個實體出來,關於硬科技的系統性研究也已經在逐步的釋放給公眾,現在百度搜索“硬科技小鎮”這個關鍵詞,有60多萬條,大部分都指向了西鹹新區。

  我常常在想,當我一年後挂職期滿,要給西鹹新區留下什麼?現在我明確了,就是要留下一個品牌。西鹹新區經歷了五六年的發展,各方面成績顯著,但依然缺少一個鮮明的標簽。比如我們提“浦東新區”會想到“金融”,提“濱海新區”會想到“能源化工”,提“舟山群島新區”會想到“海洋戰略”,那提起“西鹹新區”會想到什麼?我們過去常提的是“現代田園城市”,然而這個概念並不是我們的專屬,國內很多城市和新區都提了類似的口號。我想,西鹹新區位於陜西這麼一個科教資源大省,應該有底氣、有使命去做“硬科技”這件事。

  繡花觀察:我們常説,陜西人不善於宣傳,這跟陜西的地域文化有關係,但現在的城市競爭奉行的是“行銷戰略”,酒香還怕巷子深。

  王飛:對,這種地域文化其實對束縛地區發展已經産生了很多負效應。就拿西鹹新區來説,其實在2011年就開始做“小鎮”,我們叫“優美小鎮點綴”,但是現在我們説“小鎮”時,聯想起來的是浙江的“特色小鎮”。再比如大數據,我們2012年在全國範圍內首次舉起了“大數據”的旗幟,在北京召開了大數據高峰研討會,但後來被貴州走在前面了,現在大家提大數據更多的是聯想到“貴陽”和“貴安新區”。西鹹新區恰恰缺少一個品牌,一個全國性或者區域性的事件。

  繡花觀察:所以您想給西鹹新區打造一個“IP”?

  王飛:是,一個和西鹹能夠契合關聯的、能夠引領西鹹落實好國家和省上賦予任務的IP,“硬科技”正是這個背景下的産物。

  可能大家對“硬科技”這個詞還不是很熟悉,其實“硬科技”並不“硬”,我們給它創設了一個英文,就是“hard & core tecnology”,你可以看到它既有與“soft”對應的“hard”,同時還有一個“core”,這個很關鍵,它指出了“硬科技”的價值,即它是所有科技中最核心、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科技,它決定了科技的革新甚至社會的革新。

  我以個人名義在國家發改委機關刊物《中國經貿導刊》發表了一篇談硬科技的文章。我在做這個文章的時候,調研了西安地區很多科研機構,發現陜西的科研能力強到讓我覺得自己很無知的地步。我也注意到,《求是》雜誌近期刊登的婁勤儉書記的署名文章,是談陜西的科技創新。所以作為大西安的新中心,西鹹新區有責任把科技創新這個命題做好。目前正在召開的省“兩會”上,一些委員已經提出了“硬科技”的提案,陜西發展“硬科技”已經逐漸成為大家的共識。

  繡花觀察:大家公認的陜西最牛的資源,一是傳統文化,二是科研教育,而這兩項恰好一個是“軟實力”,一個是“硬實力”。

  王飛:“軟實力”我認為需要一個強大的經濟基礎,而這個基礎,就是要靠“硬科技”來支撐。國家的發展不能投機取巧,虛擬經濟、商業模式能夠讓你“快富”,但長遠的發展不能靠這個,還得是硬實力、硬科技。比如小小的圓珠筆鋼珠,目前國內還無法自主生産,大部分要靠進口,究其原因是鋼的生産技術沒突破,也就是説在一些需要“硬”的領域我們還不夠“硬”,甚至是落後的。

  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區域經濟的話題,有人認為我們落後於武漢、成都,甚至鄭州,但我覺得這種純經濟指標的對比意義不大,每個城市都應該有自己的發展道路,西安也不一定要複製其他城市的模式。我們就走科技創新這條路,像美國加州那樣,在科技創新這個領域做到最尖端就夠了。加州矽谷在西部地區,這和西安的區位很像,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很符合陜西人氣質的事,陜西人善於認準一件事情埋頭苦幹。

  繡花觀察:硬科技小鎮準備怎麼做?

  王飛:硬科技小鎮只是一個起步區,我們制定了一個週期為三年的計劃。做硬科技小鎮時我想到了浙江的烏鎮,烏鎮有一個“世界互聯網大會”,是偏“軟體”的,所以陜西作為西部地區,應該有一個和東部地區對應的空間,有一個“偏硬體”的“全球硬科技大會”。

  現在國內有一種很不好的傾向,我做雙創工作時感受最深,就是所有的創新創業都集中到軟體領域和虛擬經濟領域去了,以為創新就是做個APP、做個商業模式,很少有人把精力用在軍工、材料這些領域的研究上。所以2017年的雙創工作,我準備把焦點放在陜西的科研機構和軍工企業裏,灃西新城和灃東新城都在參與。

  第一階段就是對硬科技的研究和宣傳。第二階段要從國家和省上爭取一些政策,打造硬科技平臺和實體,推出一些科技成果,打造一個生態體系,給科技人員鬆綁,給科研人員一個更有想像力、沒有束縛的空間。第三階段要辦一個硬科技大會,它會是一個綜合性的事件,分成材料、航天、軍工、生物、新能源等類別,把全球範圍內的科技創新人員和資源號召起來。

  我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現在國內很多創業領袖和企業都在説硬科技,國外連巴菲特這樣的人都在關注硬科技,2017年有可能成為硬科技元年。李彥宏不是早就宣佈了,他説移動互聯網紅利時代已經結束。

  中央會議提出振興實體經濟,其實硬科技就是給國家硬實力強身健骨的。創業創新也進入縱深區,西鹹應該做一些探索性的突破,在硬科技上進行資源匯聚和體系創新。

  我希望未來的中國人崇拜的偶像不僅是馬雲,還有像屠呦呦這樣的科學家,我們要營造全社會崇拜科學家的氛圍,而不是都去崇拜商人。(供稿人 蟲果微媒 編輯 王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