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天壇遺址公園兩年前就規劃建設 至今未動工

2017-02-08 09:28:07|來源:西部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位於城南的隋唐天壇遺址一直被深鎖在一破舊的院落內,兩年前就規劃建設的天壇遺址公園,為何至今也未能動工?

  夯土圜丘3面被樓房包圍

  昨日(2月7日),記者一路詢問著尋找西安天壇。從陜西師範大學南側天壇路的巷道往裏走,眼看要走到盡頭,也未看到天壇的影子,路旁一院子裏看門的大爺指著門內方向説:天壇就在裏面。

  從銹跡斑斑的大鐵門進去,道路一邊是空蕩蕩的操場,另一邊就是天壇遺址,再打開一道上鎖的鐵柵欄門,這才能走近。記者眼前的這座底部大,往上漸漸收起的夯土圜(yuán)丘,除向著操場的一面,其餘3面都被或高或矮、或新或舊的樓房包圍,因此顯得並不高大。

  土地、資金等導致規劃難實施

  西安天壇初建於隋,廢棄于唐末,古叫圜丘,後被稱作天壇。其與唐長安城明德門遺址一東一西,中間相距大約1公里,現在的位置就在陜西師範大學南側。1999年3月中國社科院考古隊考古研究所安家瑤研究員主持發掘出土,揭露出殘存的臺壁,西安市文物局于2003年至2004年,對天壇組織實施了保護工程。

  據了解,西安天壇為隋唐王朝近300年裏的皇家祭天之處,比北京明清天壇早了1000多年。北京天壇高5.4米,只在4個面有臺階,而西安天壇高8米,12個坡面都有臺階。

  2014年12月,西安市政府常務會通過了《天壇遺址公園概念規劃》,該方案在保護遺址的基礎上,計劃新建兩層天壇博物館以及配套設施,並在遺址周邊新增綠化景觀和園區道路。此後,市政府將遺址公園建設落實給曲江新區管委會來實施。

  “當時還有一個背景是要將隋唐天壇遺址一併來申遺,沒成功,後來又提出建遺址公園。”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而要建遺址公園涉及到土地、資金等多方面問題,天壇遺址佔的是陜西師範大學的地,要改變土地使用性質需要較為複雜的程式,這些都造成了規劃至今難以難實施。

  保護同時希望更好利用和展示

  “最開始還是個土包,在考古發掘的基礎上進行了復原。”西安市文物局文物處處長唐龍介紹,當時在遺址圜丘上加了一米厚的保護性覆土層,至今遺址本體保護得很好,“但因為處在封閉的院子裏,在利用和展示上不盡如人意。”

  記者在遺址現場看到,遺址北側緊鄰的是陜西師範大學校辦實習工廠的幾間舊廠房,東側不遠隔著一堵墻是幾棟老舊的家屬樓,而南側是瓦衚同村改造後建起的高樓,三面合圍,讓高8米的圜丘顯得很跼踀。

  據遺址前的碑座上的文字,天壇遺址1957年8月就被列入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列入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級別這麼高,又這麼有氣勢,幾十年卻深鎖這院子裏不為人知,實在可惜!”家住附近的李先生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西安市文物局正在編制的隋唐長安城遺址保護規劃中,已將天壇遺址與大、小雁塔等一起納入,而隨著該規劃出臺,有望推動天壇遺址公園的建設。“建成遺址公園,對天壇遺址的保護、展示以及文化傳承都有利。”唐龍説。

  對於天壇遺址目前的情況,陜西師範大學宣傳部一位副部長表示遺址公園建設一直未有進展,學校只是屬地單位,並不能決定遺址公園如何建。(記者 張小剛 攝影 陳團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