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聚焦發力招商引資“一號工程”打造投資熱土

2017-02-17 10:14:09|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這兩天一則消息令人振奮:2月15日至16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榮民控股董事長史貴祿,浙江省工商聯主席、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等7位浙商中的領軍人物到西安考察訪問,並與西安市簽署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拉開了浙商與西安深度合作的序幕。    

  剛剛過去的一年,西安招商引資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全年實際外資完成42億美元,新批及增資投資額超過1億美元的外資企業5家,投資總額10.13億美元,外資額5.41億美元;實際引進內資額1780億元;全市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有33個,總投資額1762.43億元……     

  成績的背後,是去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西安市委、市政府以品質西安建設為抓手,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向主體責任聚焦——   

  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     

  西安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來推動,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穩增長、調結構的重要任務加以推進。特別是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力親為參與招商工作,為全市以上率下抓招商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強調,招商引資要做到“三個一”:每個區縣,每個開發區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每個月1日或每週一要抓重大項目的招商、抓重大項目落地的協調、跟客商進行洽談;把招商引資作為全市的“一號工程”。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表示,要營造“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帶著感情、帶著誠意走進企業和項目,多替企業“跑腿”辦事、勤向企業吹“政策風”,多為創業者“幫腔”呼籲、多給他們“站臺”打氣,實現政企一心、攜手發展、合力攻堅。 

  從去年6月開始,西安市委、市政府深入開展“千人親商助企”活動,選派了1500名各級優秀後備幹部,採取“一對一”的形式,對口聯繫1500戶對全市經濟支撐和穩增長作用影響較大的工業、商貿、建築、金融企業和項目。每名助企幹部每月至少深入聯繫企業2次,了解企業生産經營狀況,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産經營和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去年以來,西安市代表團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開展投資促進活動,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中鐵公司等一大批知名企業與西安加深合作,高端環保裝備産業園、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合作推進,特別是建立了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市政府領導包抓制度,重點推進中建股份、中國中車等數十個在談重大項目。     

  按照西安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部門、各區縣、開發區主要領導也分別帶隊赴全國各地進行招商推介和項目洽談,取得顯著成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充分依託區域産業基礎和優勢精準發力抓招商,重點圍繞裝備製造業、旅遊文化産業、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産業包裝策劃一批重點項目主動出擊,吉盛偉邦家居奧特萊斯項目,高端智慧終端、純電動大巴、空中巴士生産基地等項目成為合作典範。   

  向營商環境聚焦——   

  增強招商吸引力     

  只有“種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簽約合作的推進、項目發展的成果以及來自項目負責人最直接的感觸,都在真實地反映出西安在強化招商引資、打造營商環境方面的努力與實效。    

  今年1月7日,省政府與華為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西安舉行,省市領導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任正非共同為華為全球技術支持中心揭牌;就在幾天前,西安浐灞生態區大數據小鎮項目簽約儀式上,浙江聖泓工業設計創意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慶華深情回顧了項目簽約落地過程。“從前期招商洽談,到項目簽約落戶,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慶華為西安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和五星級“店小二”服務精神而感動,表示企業將紮根西安,為西安大數據行業發展和特色小鎮建設貢獻力量。     

  同樣的感觸也出自中軟國際的公司負責人。作為國內大型的綜合性軟體與信息技術服務企業,中軟國際與華為、微軟等行業巨頭有深入的戰略合作。“今年以來,西安‘店小二’的服務意識和‘事不過夜馬上就辦’的效率,以及高效快捷的政務服務讓企業很受感動,對西安發展更加充滿信心。”中軟國際將用5年時間在西安建設5萬名軟體工程師入園工作、3萬名大學生入園實訓的園區……    

  向“五資”聚焦——   

  全市動員抓招商     

  “加快有效投資,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緊盯外資、內資、民資、央資、融資等‘五資’抓招商,強力推進‘招大引強行動’,吸引大項目、好項目落戶西安。”作為未來5年西安建設發展的“施工圖”,西安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繼續開展“千名幹部助千企”活動,爭當五星級“店小二”,營造尊重企業、親近企業、服務企業的好環境。特別是在全力推進品質西安建設方面,西安將推進“環境立市”,以一流的環境吸引一流的人才和技術,興辦一流企業和項目,使西安真正成為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聚集的“福地”,成為投資創業的“天堂”。    

  全力以赴優環境、全市動員抓招商。未來,西安將緊盯“五資”大招商——外資,抓住重大外資項目、重要外資地,抓住歐亞經濟論壇、設立自貿區等機遇;民資,緊盯知名民營企業,拓寬投資領域,強化稅收優惠,提振民間投資信心;央資,大膽探索使用PPP運作模式,一企一策,多辦活動、多簽項目;內資,加強聯繫、互通信息,包裝定制一批優質項目;融資,著力破解企業上市掛牌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加快上市步伐,擴大融資額度。    

  不僅如此,西安還將優化環境促招商,推進“煙頭革命”“廁所革命”和“行政效能革命”,提升投資服務環境;加強領導抓招商,作為一把手工程,重要領導親自抓,加大城市形象和産業發展宣傳,打好“親情牌”,在全市形成親商、護商的良好氛圍,為實現“到2020年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大關”的發展目標提供強大動力!(記者 王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