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朋友圈”:牽手世界29座城市

2017-02-20 09:20:36|來源:陜西傳媒網|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2017年,西安市的國際“朋友圈”有望再添一員,在與西安市交往8年之後,德國奧爾登堡市與西安市在締結友好城市關係上達成一致,將於年內簽署正式協議。自1974年2月西安市與日本奈良市結為友好城市以來,西安的“朋友圈”不斷擴大,目前已結好26個國家的29座城市,位居我國副省級城市第四位。

  從1974年算起,西安在締結國際友好城市的道路上,整整走了43年。

  這43年裏,從日本奈良市開始,已和29座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近日,為促進“廁所革命”儘快實施,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友城友協處處長侯曉紅,就給日本京都市國際化推進室去函,希望借鑒京都市公共衛生間日常維護管理的經驗。

  這次“取經”並非偶然,自建立友好城市關係後,西安市與京都市多次互派代表團訪問,在文化藝術、教育、環保、城市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開展了多種交流和合作。“這些年,與國外友好城市的交流全面促進了西安的發展和進步。我們希望繼續通過友好交往推動西安社會綜合管理和市民文明素養的提升。自行車已經有了,但不能不會騎呀。”侯曉紅説。

  1、“交朋友”:跳出“城墻思維”

  西安市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禮賓處處長楊楨介紹説,西安市與國外城市的結好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國家外交部門牽線搭橋,另一個是“自由戀愛”後,自下而上進行申請和獲得國家審批。前者如法國波城市、希臘卡拉馬塔市,後者如英國愛丁堡市、意大利龐貝市。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以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享譽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已經成為西安市走向世界的頭號名片。

  “國家外交部曾給魁北克介紹了很多城市作為友好城市的備選,但是魁北克唯獨鍾情于西安,因為魁北克是北美洲唯一一座擁有城墻的城市,而西安有中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城墻。”西安市外僑辦簽證處處長曹燕萍説。

  2017年,西安市的國際“朋友圈”有望再添一員。在與西安市交往8年之後,德國奧爾登堡市與西安市在締結友好城市關係上達成一致,計劃于年內簽署正式協議。

  走向世界,廣交朋友,對於西安意味著什麼?對此,已經在西安市外僑辦從事友好城市工作30餘年、現任友城友協處處長的侯曉紅感受頗深。1984年,侯曉紅陪同西安市商業代表團前往日本京都市等地交流考察,第一次走出國門見到了櫃檯商品開放式陳列、售貨員站著上班的百貨商場。“當時,隨團出訪的民生百貨的經理心裏還挺納悶,他們的櫃檯怎麼都是敞開的,顧客可以隨意看隨意挑選,不怕丟東西嗎?售貨員怎麼全程都是站著工作?”

  當時西安市的百貨商場還是封閉式櫃檯,服裝鞋帽都挂在櫃檯內側的墻上或隔板上,顧客想要試穿需告知售貨員取下。日本之行結束後,民生百貨進行了硬體設施、經營方式等的全方位改革,包括將封閉式櫃檯改為開放式櫃檯,方便顧客自由試用和挑選。這股風潮之後迅速席捲西安的其他百貨商店,帶動了西安零售業的進步。

  侯曉紅回憶,西安城市公共設施的逐步完善也與此類訪問息息相關。人行橫道上的紅綠燈、為殘疾人設置的無障礙道路,均得益於城市建設代表團到日本訪問後所取得的成果。“通過交流,我們不斷地感受著對方城市管理者和普通市民的文化習慣和文明素養,潛移默化地促進了我們思維和理念的革新。”侯曉紅説。

  2、“走出去”:肩負起傳播國家形象使命

  互訪是友好城市交流的主要形式,內容涉及官方交流、文體教育、城市建設、園林、醫療、學術、經貿等多個領域。對於西安而言,通過友好城市的平臺“走出去”,既是擴大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拓寬自身發展機會的一個方式,也是肩負起公共外交使命、傳播國家形象的重要渠道。

  波城是法國政府評定的一座國家級花園城市。在園藝專家互訪、進修之外,西安市曾于2003年、2010年兩次參加法國波城國際花卉展,並成為2010年45個參展城市中唯一獲得“特殊榮譽獎”的城市,獲得“外國參展城市第二名”和“園藝設計藝術大獎”。

  據多年負責與波城對接的曹燕萍介紹,2010年“西安花園”項目以“歷史名城——古都西安”為主題,擷取國際知名度最高的兵馬俑等作為中心景觀,並引入傳統園林韻味的景觀元素小品,將西安源遠流長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山水景觀呈現在波城市民眼前,吸引了當地多家媒體採訪報道。

  “也許有人覺得花卉展沒什麼大的作用,但就是這小小的幾百平方米卻在異國他鄉展示出了西安市的文化和品位。外國人看到這個園子裏的大雁塔、兵馬俑、城墻,就看到了西安,也對西安多了一份興趣和了解。”現任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兩次參與“西安花園”設計和布展的吳雪萍説。

  在楊楨看來,這樣的交流不僅增進了兩座城市的互相了解,也為經貿等諸多領域的合作創造了條件。“特別是如今得益於‘一帶一路’戰略,西安走上對外開放的前沿,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讓國際社會更全面地認識西安尤為重要。”

  走出國門,西安市向友好城市、向世界展示的不僅是自己,也是中國的形象。2009年9月,西安參與了波城舉辦的“0-6歲學前教育國際研討會議”。時任西安市第二保育院院長的左茹向會議現場嘉賓做了西安市學前教育經驗、理念的演講。

  “受邀參加會議的都是波城的國際友好城市,西安又是其中唯一的中國城市,我們代表的不單單是一個園所或地區,而是中國學前教育的整體形象和水準。外國嘉賓的踴躍提問、會議現場的掌聲,讓我們感到很自豪,也增強了我們對西安市、對國內學前教育的信心。”曹燕萍説,“很多外國嘉賓對我們介紹的東西很感興趣,在此之前,他們甚至不知道中國的孩子能夠接受這麼好的學前教育,擁有這麼幸福的童年。”

  3、“走進來”:搭建起溝通和理解的橋梁

  交往在給予人們更多跨國交流的機會的同時,也不斷加深著兩地人民的情誼。現在西安攻讀博士學位的巴基斯坦女孩蘇美拉來自拉合爾市。拉合爾市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于1992年和西安市結為友好城市。2015年,蘇美拉借助獎學金項目來到陜西師範大學國際漢學院,開始在中國的學習和生活。

  被問及對西安的印象,蘇美拉提到最多的詞就是“友好”。“起初我對西安的認知都局限于網絡。我看了關於回民街、兵馬俑以及一些大學的視頻,但是身邊的親戚朋友對西安並不熟悉。來了之後發現,這裡的人們真的非常友好,我在這裡的生活也很開心。”

  蘇美拉最新的微信頭像,是在西安城墻上騎著單車的自己。課餘時間,她經常穿梭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感受西安獨特的風土人情。身為穆斯林,蘇美拉對西安的特色清真小吃羊肉泡饃特別喜愛。

  來西安一年半,蘇美拉與西安的聯繫愈加緊密。2016年8月她曾以志願者身份參與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成為推介西安的一員。在西安的生活、對中國的認識也越來越多地成為她向親友講述的內容。“我的學業本身得益於拉合爾和西安之間的友好關係,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我的家鄉和西安,甚至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的小小橋梁和紐帶,讓更多的人能夠從這種友好關係中受益。”

  與蘇美拉就讀于同一學院的土耳其男孩孟浩然稱西安是自己的“第二故鄉”。他説這不僅是因為他已經在西安讀書7年,還源於自己故鄉和西安的歷史關聯。在大唐西市博物館裏,他看到一些展品來自土耳其,比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時期的錢幣、使節出訪帶到中國的禮物。“這些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長安,而終點就在土耳其,我們的祖先是很好的朋友。”

  時間將許多過往塵封,情誼卻世代永存。西安市外僑辦參與友好城市工作的多位人士強調,城市之間的友好歸根結底是人民之間的友好,只有個人交往到位,友好城市的關係才得以穩固。

  近日,曾任波城市副市長、波城友好城市委員會主席的亨利·朗貝爾去世,曹燕萍提及此事感慨萬分。“朗貝爾先生在任37年,其中的30年都在進行著和西安的友好交流。他和夫人的婚禮不是在法國,而是在西安舉辦的。我們失去他如同失去了一個好朋友,一個親人。”

  4、“再出發”:與“絲路”城市締結友好

  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近年來,西安加快了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發展友好城市的步伐,已與土庫曼斯坦馬雷市、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市、亞美尼亞久姆裏市、塞爾維亞克拉古耶瓦茨市結為友好城市。據了解,西安將繼續加大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交往,爭取建立起更多的合作關係。

  亞美尼亞久姆裏市市長薩姆維爾·巴拉薩尼揚先後三次到訪西安。談到兩個城市的合作,他認為西安市與久姆裏市同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城市,其中,久姆裏是古亞美尼亞的文化和手工業中心,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在文化遺産保護方面,雙方有巨大的合作潛力和前景。薩姆維爾·巴拉薩尼揚深切期盼位於絲綢之路的這兩座沿線城市,能完善合作機制,建立起富足和成熟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夥伴關係。

  儘管西安市國際友好城市的數量在我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第四,但其中非洲尚處於空白狀態,讓楊楨不無遺憾。楊楨説,西安過去發展友好城市時著重歐、美、亞的發達國家,與非洲城市交往起步較晚,相互了解的渠道較為欠缺,同時與部分國家的交往也因對方政局不穩等原因中斷。下一步,西安友好城市的拓展將重點填補這方面的空白,爭取早日實現非洲友城零的突破。目前西安市已與摩洛哥非斯市、突尼斯迦太基市建立友好交流城市關係。

  在服務於西安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友好城市工作也尚有很大潛力和空間可供挖掘。比如,從西安與這些友好城市之間的交往來看,經貿是其中的短板。侯曉紅説,對於現有的友好城市,需加強經濟、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根據不同城市特點找準切入口,努力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在拓展新的友好城市時,需要跳出“歷史文化名城”的思維範式,尋找和發展更多具備規模和經濟實力,更具互補性的城市。西安市外僑辦也將利用自己的優勢,牽線搭橋,為雙方城市企業的了解、合作創造更便利的條件。(陜西日報記者 康傳義 見習記者 孟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