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區長苗志忠:加大環境治理 建設宜居灞橋

2017-02-27 15:27:4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灞橋區區長苗志忠在灞橋代表團發言。(馬淑媛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馬淑媛):灞橋區地處陜西關中盆地中部,西安城東部,係西安市城六區之一。區內有半坡遺址、米家崖遺址等歷史文化遺跡,關中八景之一“灞柳風雪”,以及白鹿垣、鯨魚溝、洪慶山竹翠林青,構成集中而豐富的審美文化資源、産業文化資源與經濟文化資源。近年來,灞橋區依託區位優勢、生態優勢,積極發展都市觀光農業、民俗鄉村旅遊。因此,城區改造、環境治理顯得尤為重要。

  保護生態 提升城區生活品質

  “保護生態是灞橋的第一要務。”灞橋區區長苗志忠説,“全區將牢固樹立青山綠水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做足生態文章。”

  據了解,2017年區政府將投資2億元,主要圍繞浐河、灞河兩條主河道進行水系治理。同時加大白鹿原環境與農村污水處理,強化對山區污水、旱廁亂排亂放治理工作。同時,灞橋將充分利用洪慶山離城區最近的優勢,建設美麗洪慶山,發展民俗鄉村旅遊,打造美麗花海小鎮,為西安市民提供一個良好的休閒運動好去處,預計整個項目投資將達20億元。

  在採訪中,苗志忠也坦言,灞橋區情況特殊,城內一邊是現代城市,一邊是貧困老城,治理難度自然不言而喻。但是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綜合改造示範區,灞橋區得到了國家幾部委的大力支持。2017年區內計劃通過提升基礎設施,地下管網改造等有力措施,加快老城區和工業老住宅區的環境提升,並修建1—2個小型休閒綠地廣場,徹底改變老職工、困難職工、下崗職工生活環境。同時,計劃在年內修通5條道路,進一步優化路網結構,加大城區環境治理,大幅提升灞橋整體對外形象。

  敢於創新 保障農民回遷利益

  灞橋區既是主城區,也是城鄉結合部,加快城區環境治理,進行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搬遷是第一手工作,任務重責任大。據了解,2017年城中村拆遷工作是灞橋區的重中之重,西安市已經批准將對6個村進行拆遷,目前已開始徵求群眾意見、簽訂合同、制定拆遷方案。

  苗志忠在採訪中説道:“為了平穩安置,加快拆遷進度,灞橋區政府積極探索城改棚改新模式,全面加強與銀行合作,成立城市發展基金,堅持政府主導,國有公司參與,承擔拆遷工作,同步完成安置,騰出地皮吸引投資商資金,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村民房屋拆除後不能按時回遷的問題,解決了拆遷矛盾,保障了群眾利益。”這是一種創新的做法,也是一種全面保障村民利益的有效辦法。

  不僅如此,苗志忠還表示要借鑒浙杭先進發展經驗,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開展城市、農村環境治理,努力建成生態優美、生活幸福、充滿活力的宜居灞橋,為大西安建設多做貢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