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機不能閒著——陜北油服産業如何走出困境?

2017-03-17 10:21:41|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原標題:多過中石油的鑽機不能閒著--陜北油服産業如何走出困境調查 

  依託長慶油田和延長油田跨越式發展而形成的陜北油服産業,已經形成我國最大的油氣田服務産業集群。然而,伴隨著兩大油田開採業務量的轉移或減少,近半油服企業設備閒置,無活可幹。作為獨有的特色産業,陜北油服企業應該何去何從,值得相關部門關注。

  2017年2月底,位於延安的陜西盛科油田服務有限公司不得不廉價賣出了兩台修井設備。由於無活可幹,公司的18台修井設備將至少閒置一年。

  盛科公司僅僅是陜北龐大的油田服務産業的一員。歷經十多年的發展,陜北民營油氣田服務産業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油服産業集群,成為又一特色産業。

  這一産業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走出困境?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多次深入油服企業進行調查。

   

3月16日,靖邊縣萬隆油服公司的設備正在為長慶油田打天然氣井。(記者 韓承伯 攝)

  1 從“油老闆”到油田服務的轉型

  “從那一天起,我就進入了石油産業。”定邊縣利德鑽井公司總經理馮建軍説的“那一天”在1993年。1993年春天,從來沒有進行過油田開發的定邊縣邁出了一大步:面向全國招商引資。第一個前來定邊開發石油的,是蘭州軍區後勤部。

  延安地區的石油開發早于定邊,因此,打油井的第一部鑽機需要從300多公里外的甘泉縣往回拉。“定邊那時候沒有加長車,他們認識我,讓我組織車隊。”當時的馮建軍剛剛從國有企業下崗,搞起了個體運輸。馮建軍帶領小夥子們像打仗一樣把從來沒有見過的大傢夥拉到油坊莊後,目睹了定邊第一口油井的施工和出油。定邊招商引資的第一口井,叫“蘭後一號”。

  後來,定邊成為中國第一産油大縣。

  由於合作得好,馮建軍從此給“蘭後”的井場拉水。“他們看我組織能力強,搬家也讓我幹”,像許多陜北“油老闆”一樣,馮建軍從週邊一步一步接近石油開發的核心。1993年底,馮建軍開始拉原油。

  “定邊當時支持過土煉油,在産油區,曾經鄉鄉村村都有土煉油。”“那時整個社會一窮二白,能有點産業,就大加鼓勵。”馮建軍感慨道。拉原油其實就是販原油,在初始階段,陜北的原油流通市場特別混亂,除了本地的土煉油,寧夏、山西都有不少小煉油廠,販運原油具有可觀的利潤。

  和許多當地的“油老闆”一樣,馮建軍也是從販運原油積累了第一桶金,然後進入油井開發的。

  1998年,馮建軍用幾年來拉水拉油掙來的100萬元,買了三個井位。由於沒有資質,井位是從別人手中倒買過來的。但是,工程師判斷失誤,三口井中,兩口打成幹井。馮建軍賠得血本無歸。

  許多人至今記得馮建軍當年“賠慘了”的景象,而馮建軍以臥薪嘗膽般的學習,度過了這段艱難時光。慘痛教訓後,馮建軍認識到,搞石油開發,外行是不行的,必須由外行變成內行,最好成為專家。從此,馮建軍發奮自學油田地質,並拜華北油田一位知名老專家為師,後來,這名專家成為馮建軍聘請的顧問。2002年,自學四年油田地質的馮建軍東山再起,一口氣在定邊買了十幾個井位,一打一個高産井,在當地被視為奇跡。當時,馮建軍有11口油井,日産原油160噸。馮建軍成了當地聞名的“油老闆”,事業蒸蒸日上。

  2003年,榆林、延安兩市堅決對民營油井進行開採權、經營權、收益權的“三權回收”,延安市先進行了測産,榆林市的政策是先回收、後清算。馮建軍投産不久的高産井,被全部收回。

  “我們這批人,都經歷過陣痛,在石油事業中幾落幾起”,在定邊的一個茶樓,快人快語的馮建軍説到這裡,依然掩飾不住心底的滄桑。“好在社會還在發展,天地真的很寬,向前看的,終有出路”。

  “三權回收”的塵埃尚未落定,就在一些“油老闆”還在上訪的期間,馮建軍買了一副井架,開始進入鑽井行業。這是2003年,定邊的本地井架不到十副。

  就在馮建軍買下井架不久,長慶油田在整個鄂爾多斯盆地進行大開發,延長油田也在陜北開始大打井、“大會戰”,石油鑽井和油田服務行業進入飛速增長期。許多“油老闆”二次創業,利用熟悉油田服務和資金的優勢,轉型做起鑽井和油田服務。可以説,當年“油老闆”的主體進入了油田服務行業,這也是陜北油服産業為何發展那麼快的一個動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